人生百岁七旬稀,往事回观尽觉非。
每哭同流何处去,闲抛净土不思归。
香云玛瑙阶前结,灵鸟珊瑚树里飞。
从证法身无病恼,况餐禅悦永忘饥。

诗句注释:

  • 人生百岁七旬稀,往事回观尽觉非。
  • “人生百岁”指的是人的一生通常只有百年的寿命。
  • “七旬”是古代对七十岁的称呼,意味着人的平均寿命较短。
  • “回观”指回顾过去的行为或事情。
  • “尽觉非”表示经过反思后发现过去的错误或不适当的地方。
  • 每哭同流何处去,闲抛净土不思归。
  • “每哭”可能是指经常哭泣,表示哀伤或者思念。
  • “同流”可能表示与某人同行或者有某种共鸣。
  • “何处去”表示不知道去哪里。
  • “闲抛净土”可能是说放弃追求或不再关注某些东西(如净土)。
  • “不思归”表示不想回到原来的地方或状态。
  • 香云玛瑙阶前结,灵鸟珊瑚树里飞。
  • “香云”和“玛瑙”可能都是形容某种美丽的东西或者装饰物。
  • “阶前结”可能指的是某种植物或装饰物在台阶前生长或摆放。
  • “珊瑚树”是一种常绿乔木,其树枝上长满了红色的珊瑚状的果实。
  • “飞”表示自由自在地飞翔或移动。
  • 从证法身无病恼,况餐禅悦永忘饥。
  • “从证法身”可能是指通过修行达到了一种清净的状态或身体。
  • “无病恼”表示没有疾病和烦恼。
  • “禅悦”可能指冥想或静坐时的愉悦感。
  • “永忘饥”表示永远不需要为饥饿而担忧。

译文:
人生中的百岁之年,七十年显得格外稀少,当我们回首往事时,会发现那些曾经认为正确的、现在看来是错误的地方。我们常常因哀伤和思念而流泪,有时候我们会放弃追求所谓的理想境界,不再关心世俗的事情。在台阶前的香云玛瑙中生长出美丽的花朵和果实,而在树木里的珊瑚树上飞舞着灵巧的小鸟。通过修行我们获得了清净的身体,不再有病痛和烦恼,甚至在冥想中获得无尽的喜悦,忘记了饥饿的痛苦。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修行的追求。作者通过对人生百岁之年的描述和对过去错误的反思,传达了人生短暂、珍惜当下的思想。诗中提到的“香云玛瑙”、“珊瑚树”等意象,不仅增添了诗意,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向往。最后一句“况餐禅悦永忘饥”,则展现了通过修行达到的内心宁静和满足。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也有对精神世界的向往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