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绶风尘意得开,聊思松菊一归来。
逢时独惜云中守,抗俗谁怜邺下才。
底用文章矜豹变,须看驾御岂龙媒。
瑶华断绝闽中使,怅望沙村草阁梅。
【赏析】
林松龄,字旗峰。宋宗室,高宗时为太常博士,后罢归。此为林松龄退居家乡后的两首诗,作于绍兴三十九年(公元1169年)。第一首咏怀,第二首咏物。
“解绶风尘意得开,聊思松菊一归来。”这两句是说:辞官后,我摆脱了官场的羁绊,心情舒畅,想到家乡那片松菊盛开的田野,就回来了。
“逢时独惜云中守,抗俗谁怜邺下才。”这两句是说:现在正值国家多难之时,我只有独自惋惜自己曾经在朝廷做过官,那些不拘世俗的人才会怜悯我这有才华的人。
“底用文章矜豹变,须看驾御岂龙媒。”这两句是说:我的文章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但我要驾驭好车子,驾驭好马车,像龙那样的车马。
“瑶华断绝闽中使,怅望沙村草阁梅。”这两句是说:我想念故乡的梅花,可惜它已经凋零了。
林松龄是宗室子弟,早年入仕,后因不满朝政腐败,弃官归隐乡间。这首《感兴》就是他在退隐后写的一组诗,共四首,这是其中的第二首。
这首诗以“松菊”起兴,抒发了诗人退隐田园的豪情壮志。他感慨自己曾身居庙堂之上,如今退归故里,不禁感慨万端。他羡慕云中守,因为那里没有世俗的眼光来看待他的才华和能力,只有他能欣赏自己的才能。他渴望能像龙那样驾车,驰骋疆场,为国家效力。然而现实却让他感到悲哀和无奈。最后一句“怅望沙村草阁梅”,更是让人深感凄凉,他只能在遥远的乡村遥望故乡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却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理想和现实的深刻思考。他用简单的语言描绘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的豪情壮志和对现实的不满。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让人感受到他对家乡的眷恋和牵挂。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经历,展现了他的人生哲理和情感世界。它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绪的诗篇,更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