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佳气动江乡,宝婺星辉映北堂。
竞喜萱丛开晚色,更看兰叶袅华光。
湘娥色应金飙转,缑女箫流彩雾长。
试问瑶池宴阿母,鹤钿今数几茎霜。
【注】宗媪谭孺人:作者妻子,名不详
六十:指年纪
云阳佳气动江乡:指云阳的美景动人心弦,令人心旷神怡
宝婺星辉映北堂:指宝婺星(即织女星)在北堂闪烁着光辉
萱丛:萱草,又称“忘忧草”,古人常用它来象征母亲的爱
兰叶:兰花叶子,常用来比喻高洁的品质
湘娥:湘妃,传说中舜帝南巡时死于苍梧,湘水女神娥皇和女英泪落成珠,随舜帝而去
金飙:金风,指秋风,也指秋天的风
缑女箫流彩雾长:形容音乐如彩雾般缭绕,美妙无比
瑶池:神话传说中的神仙居住的地方
阿母:对母亲或母亲的美称
鹤钿:《晋书·列女传》说,西施为越王勾践所灭后,她的美貌被埋入土中,后来被范蠡挖掘出来。范蠡将她的遗骨葬于西施墓旁,种上白鹤,每年春天,鹤群从西陵湖飞来觅食,因此称为“西陵渚”。这里的“鹤钿”是指西施的遗骨。
【译文】
云阳的美景使人心旷神怡,宝婺星闪耀在北堂。
萱草丛开得晚而艳丽,更看到兰花在微风吹拂下摇曳生姿。
湘妃泪洒变成珍珠,嫦娥奔月时飘起彩雾。
试问瑶池宴会上的阿母,现在鹤钿有几根已经变白了?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首句写云阳之景,点出题旨。次句写织女星,是说其光芒四射,照耀人间。接着以萱草、兰花作比,赞美了阿娘(即母亲)的美德。“竞喜萱丛开晚色”,是说萱草在秋末才开花,但花色更加艳丽。“更看兰叶袅华光”,是说兰花虽不及桃花娇艳,但在秋天却显得格外芬芳。这两句诗不仅赞美了阿娘的美,而且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深爱戴之情。第三句写湘妃、嫦娥的故事,暗示母亲对自己的影响很大。第四句写自己思念母亲的深情,以及母亲对自己的影响之大。最后两句以瑶池宴会上的阿娘为题,抒发了自己思念母亲的无限深情,并以鹤钿已白作结,表明时光流逝,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与日俱增。全诗用典贴切自然,语言简练流畅,意境优美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