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垣华耀吐文昌,斧节今辞白玉堂。
嵩少风云生气色,洛瀍草木动辉光。
新衔薄试儒文效,旧局同推史学长。
本是紫皇香案吏,仙裾伫曳御炉傍。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为送别亢太史(名谦)而写的。全诗共八句,每四句一组。第一组四句,写法垣华耀、斧节辞玉堂;第二组四句,写嵩少风云、洛瀍草木;第三组四句,写新衔薄试、旧局同推;第四组四句,写紫皇香案、仙裾伫曳。
“法垣华耀吐文昌”,写法垣华光耀照文昌,暗示亢太史才华横溢,能胜任翰林院学士一职。“斧节今辞白玉堂”,写亢太史辞别白玉堂,离开京城到河南任职。“嵩少风云生气色,洛阳草木动辉光”,写嵩山少室山的云霞和嵩山下的洛阳景色,都充满了生气和活力。“新衔薄试儒文效,旧制同推史学长”,写新上任的太史在儒学方面有所成就,并推崇历史学的成就。“本是紫皇香案吏”,写亢太史原来是皇帝身边的官员,受到重用。“仙裾伫曳御炉傍”,写亢太史将要进入紫禁城,等待皇帝召见。
赏析:此诗以赞美亢太史之才德起笔,首联点出他即将赴任的消息,并突出其才华出众。颔联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他离开京城去河南任职的情景。颈联赞扬他在儒学方面的成就和推崇历史学的成就,表现他的博学多才。尾联以神话传说烘托亢太史之才德高绝。全诗对仗工整,气势宏大,语言优美,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