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日题名处,山窗竹未残。
重游春欲暮,复向雨中看。
暝色来千嶂,寒声到万竿。
应添禅悦味,新笋入盘餐。
灵岩竹房对雨
旧日题名处,山窗竹未残。
重游春欲暮,复向雨中看。
暝色来千嶂,寒声到万竿。
应添禅悦味,新笋入盘餐。
【注释】
- 灵岩:地名,在今江苏宜兴市。
- 竹房:指竹屋。
- 对雨:迎着雨。
- 题名:指当年诗人曾在此处题写的诗作。
- 山窗:山间之窗。
- 未残:还未枯败。
- 重游:重新游览。
- 春欲暮:春天快要结束时。
- 暝色:天色昏暗。
- 千嶂:千峰。
- 寒声:冷风的声音。
- 禅悦:佛教的愉悦。
- 盘餐:素食。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重游灵岩竹房时,面对窗外的风雨景色,感慨岁月流逝,人事变迁,表达了一种超脱物外、心无旁骛的心境。首句“旧日题名处”表明了诗人曾经在此地题诗,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次句“山窗竹未残”则描绘了竹子依然郁郁葱葱的景象,与昔日相比,仿佛时间并未留下太多痕迹,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第三联“重游春欲暮,复向雨中看”,表现了诗人对于时光的无奈和对自然的敬畏。这里的“春欲暮”意味着春天即将结束,而“雨中看”则暗示了诗人在雨中寻找着什么或等待着什么。末联“应添禅悦味,新笋入盘餐”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喜悦,他通过品尝新鲜的竹笋,感受到了生活的滋味,也从中体会到了一种禅意的愉悦。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山水画卷,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同时,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也反映了作者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