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通汉节,消息久茫茫。
事异降疏勒,名殊受越裳。
先朝多典故,属国有彝章。
何太苍黄甚,为谋但可伤。

【注释】

漫题:随意写就的诗篇。通汉节:汉武帝曾派苏武出使匈奴,被拘留十九年,后以汉使者节返回。消息久茫茫:指苏武在异域为奴十九年,音信全无。降疏勒:指张骞出使西域,曾到达今新疆轮台、疏勒一带。受越裳:指东汉和帝时,班超出使西域,曾到过大宛国,并得大宛所赠汗血马。属国:指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的行政区。彝章:指国家的规章制度。苍黄:指紧急慌乱的样子。谋:计划。【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之作。安东通汉节,消息久茫茫。事异降疏勒,名殊受越裳。先朝多典故,属国有彝章。何太苍黄甚,为谋但可伤。

首联“安东通汉节,消息久茫茫”,诗人通过苏武出使匈奴的故事,表达了对朋友远行离别的依依不舍和深深的牵挂。安东,即安西都护府,地处边陲,远离朝廷。汉节,是指汉朝的使者符节。消息,是指音信。茫茫,形容距离遥远,无法得知。

颔联“事异降疏勒,名殊受越裳”则进一步描绘了苏武在边疆的艰苦生活和为国家做出的巨大贡献。降疏勒,指的是苏武在西域被匈奴扣押十九年的艰难岁月;受越裳,指的是苏武将大宛所赠的汗血马献给朝廷,以此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和贡献。

颈联“先朝多典故,属国有彝章”则是诗人对友人的期望和祝福。先朝,即前朝,这里指的是汉朝时期。典故,是指在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的各种故事和传说。彝章,指的是国家的规章制度。诗人希望友人在边疆能够遵守国家的规章制度,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尾联“何太苍黄甚,为谋但可伤”则是诗人对友人离别时的感慨和担忧。苍黄,是指仓促匆忙的样子;为谋,指的是考虑和谋划。诗人担心友人在边疆会因为过于匆忙而忽略了一些重要的细节,从而影响到国家的利益和安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苏武出使西域的经历和为国家做出的贡献,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和祝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边疆地区的动荡不安和国家面临的挑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