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雨不出户,空斋自检书。
如何陶令酒,亦到子云庐。
闭阁青山少,开帘远树疏。
沈冥应独醉,无计屈高车。

【注释】

谢周师送酒 谢,辞让。周师,友人名。陶令,陶渊明;子云,扬雄。

积雨不出户,空斋自检书:因连日阴雨,不能外出,故闭门独居,检阅书籍。

如何陶令酒,亦到子云庐:我怎能够像陶渊明那样饮酒,又怎么能到扬雄的茅庐去呢?

闭阁青山少,开帘远树疏:关闭门窗,只见山色苍青,不见树木繁茂;打开窗户,但见远树稀疏。

沈冥应独醉,无计屈高车:沉湎其中,应该只能独自沉醉;没有办法推脱那高官显贵的车驾。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与友人谢周师在雨中别后的赠答之作。诗中写自己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对朋友的劝勉之意。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情真意切。

“积雨不出户,空斋自检书”,首句点出谢师不赴宴的原因:连日阴雨,不便出门。接着写自己因谢师不赴之宴而感到孤独寂寞。“空斋自检书”五字,不仅表明了自己孤处一室,更显出了内心的空虚和郁闷。

“如何陶令酒,亦到子云庐”,诗人以陶渊明、扬雄自比,表达了自己的志向与愿望。“陶令”指陶渊明,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过着田园生活。“子云庐”指扬雄的草堂(今四川新都县),他在《解嘲》里说:“吾闻昔伊尹之放於桐宫也,汤弗取;吕望之蒙于棘津也,文王弗臣。夷吾束缚于缧绁之中,晋文用之以霸;管仲困于鲁庄,而桓公任之以成霸之功。非恶荣而好辱,非恶安而好危,忧戚不能免耳。”诗人以陶渊明、扬雄自比,表明自己也有归隐田园的愿望,希望谢师不要勉强自己来参加宴会。

“闭阁青山少,开帘远树疏”,两句紧承上文而来,写谢师所居的茅庐。“闭阁青山少”一句,写自己因谢师不赴之宴而感到孤独寂寞。“开帘远树疏”一句,写谢师所居的茅庐。“远树”指远处的树林,这里比喻谢师所处之地。这两句既写出了自己因谢师不赴之宴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感,又写出了自己所居之处环境幽静、景色秀美的特点。

“沈冥应独醉,无计屈高车”,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句子。诗人用“沈冥”、“独醉”等词语表现自己沉湎于山水之间、陶醉于大自然之美的境界,同时表达自己无法摆脱世俗名利的羁绊、无法推脱那高官显贵的车驾的无奈心情。

诗人通过这首诗抒发了自己对谢师不赴之宴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劝勉之意。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而情真意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