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函玺绶赐王侯,百二秦关亦壮游。
华岳三峰天外落,洪河一苇日边流。
星潢色动金城夜,鼓角寒生玉塞秋。
咫尺昆仑应可问,乘槎莫到海西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送别诗。以下是诗句和译文:

亲函玺绶赐王侯,百二秦关亦壮游。    
华岳三峰天外落,洪河一苇日边流。    
星潢色动金城夜,鼓角寒生玉塞秋。    
咫尺昆仑应可问,乘槎莫到海西头。    

注释与赏析:

  1. 亲函玺绶赐王侯:这是对沈道立作为太史的祝福,希望他能够顺利地完成使命。”亲函”意味着亲自传递书信或者命令,”玺绶”则指的是皇帝赐予的印信和绶带,通常代表着权力和尊贵。在这里,它象征着沈道立即将获得的崇高地位和使命的重大。

  2. 百二秦关亦壮游:表达了对沈道立的鼓励和期待。”百二”是一个古代的词汇,用来形容地势险要,难以攻克。在这里,它可能意味着沈道立将会在艰难的环境中表现出色,如履平地。”壮游”则是指壮丽的旅途。整句诗的意思是,无论面对多么艰巨的任务,沈道立都能够像走过平坦的大道一样,轻松应对。这里的“百二”和“壮游”都是对沈道立未来表现的美好祝愿和期望。

  3. 华岳三峰天外落:描绘了华山雄伟的景象,以及其高耸入云的特点。”华岳”指的是华山,中国古代五岳之一,位于陕西,以其险峻著称。”三峰”指的是华山的主峰,即南峰,海拔2154.9米,被称为“天外落”。这句诗通过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华山的雄伟和壮观。

  4. 洪河一苇日边流:以黄河为例,强调河水的湍急和浩渺。”洪河”是指黄河,中国的母亲河,也是世界上第二长河流。”一苇”指的是一根芦苇,这里用来形象地比喻黄河的水势汹涌,如同一根巨大的芦苇在太阳照射下流淌。这句话赞美了黄河的壮丽景色,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5. 星潢色动金城夜:以星星的闪烁来象征夜晚的到来,而“金城”则指代京城长安。这句话描绘了长安城的夜景,星辰璀璨,映照在城墙上,仿佛整个城市都被星光所照亮。这里的“金城”和“星潢”都是对长安城夜晚美景的描写,展现了这座城市的繁华和美丽。

  6. 鼓角寒生玉塞秋:用鼓声和号角声来代表战场上的紧张氛围,而“玉塞”则指的是北方边塞,这里可能是在暗示边疆的军事形势。这句诗描绘了边疆地区的秋天景象,秋风凛冽,战鼓声声响。这里的“玉塞”和“鼓角”都是对边疆地区特点的描写,展现了边疆地区的寒冷、荒凉和战争的氛围。

  7. 咫尺昆仑应可问:以神话传说中的昆仑山为比喻,表示距离虽近,但仍然难以到达。”昆仑”是中国神话中的最高山峰,常被用来象征神秘莫测的事物。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意,尽管他们之间距离很近,但仍有许多未知和难以逾越的地方,需要更多的了解和沟通才能建立深厚的友谊。

  8. 乘槎莫到海西头:使用“乘槎”这一古老的传说元素,寓意着即使有了机会也无法到达的地方。这里的“海西头”可能指的是某个遥远的地方或目标。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无法预知、充满变数的无奈和感慨。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景观描写与深邃的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深深祝愿与依依不舍之情。李白善于运用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此诗也不例外。通过对华山、黄河等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不仅赞美了这些自然之美,也借此寄托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融入历史典故与神话元素,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深度。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文学气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