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清法从沐恩偏,日日论思捧御筵。
岂谓廷中摧五鹿,复教门下纪三鳣。
离声蓟苑河桥雨,别梦秦淮月夜烟。
十载同游词赋客,只今结绶是君先。

诗歌逐句释义

西清法从沐恩偏,日日论思捧御筵。
岂谓廷中摧五鹿,复教门下纪三鳣。

离声蓟苑河桥雨,别梦秦淮月夜烟。
十载同游词赋客,只今结绶是君先。

译文

  1. 西清法从沐恩偏,每日在朝廷论议思考,恭敬地捧着皇帝的御座。
  2. 难道认为朝廷之中会推翻像五鹿这样的贤能之人?又重新教导门下记录着三条鳣鱼的功绩。
  3. 离开时的声音在蓟州苑中的河桥上飘落,别离时的梦境在秦淮河畔月夜烟雾中消散。
  4. 我与你一同度过十年的游历生活作为朋友,如今你是第一个被任命为南少司成的人。

注释

  • 西清法从:指在西清法堂受到恩惠和尊重。
  • 沐恩偏:受到特别的恩惠和优待。
  • 日日论思:每日在朝中进行议论和思考。
  • 捧御筵:恭敬地捧着皇帝的座位。
  • 廷中摧五鹿:比喻朝廷之中会有贤能之人被推翻。
  • 教门下:教导门下的臣子。
  • 纪三鳣:记录三条鳣鱼的功绩。
  • 离声蓟苑河桥雨:形容别离时的景象,蓟州苑、河桥、下雨等。
  • 别梦秦淮月夜烟:形容离别时的梦境,秦淮河畔、月夜、烟雾等。
  • 十载同游:共同度过十年的游历生活。
  • 词赋客:擅长诗词创作的文人雅士。
  • 结绶:指被授予官职,这里指被任命为南少司成。

赏析

这组诗表达了作者对张洪阳年兄上南少司成的祝贺以及对两人友情的回忆与感慨。首篇“西清法从沐恩偏,日日论思捧御筵”展现了张洪阳年兄受到朝廷的特殊恩宠,以及他每天在朝中讨论政事的情形,充满了对朝廷忠诚和勤勉的赞美。而“岂谓廷中摧五鹿”,则暗喻了朝廷中可能会有颠覆性的变化,但同时也暗示着张洪阳年兄的正直和能力足以抵御这些变化。第二首“离声蓟苑河桥雨,别梦秦淮月夜烟”描绘了离别的场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对张洪阳年兄的深切思念之情。最后两首诗则更多地反映了作者对张洪阳年兄的敬佩和期待,表达了他对朋友未来成就的美好祝愿。整组诗情感细腻,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友情的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