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鲁国旧登坛,初捧贤书解鹖冠。
贡篚璆琳天府受,闾门羔雁里人看。
灯分夜色青藜迥,笔拥春云紫殿寒。
儒术年来多所遇,明经半补汉郎官。

【诗句解释】

  1. 名家鲁国旧登坛:名家,指名家学派。鲁国,古代地名,这里指鲁地,即山东地区。旧登坛,指过去曾在这里登坛拜师学习。
  2. 初捧贤书解鹖冠:初捧着圣贤的书,解开了鹖鸟的帽子。这是说,开始接受圣贤的教化。
  3. 贡篚(fěi)璆琳(qiú lín)天府受:贡篚,指贡品的箱子。璆琳,形容美玉的声音。天府,指皇家储藏财物之地。受,接受。
  4. 闾门羔雁里人看:闾门,古代城市的外城门。羔雁,指祭祀用的牛羊。里人,指城中的人。看,观看。
  5. 灯分夜色青藜迥:灯,指蜡烛。青藜,一种草名。迥,远。
  6. 笔拥春云紫殿寒:笔,指毛笔。紫殿,指皇宫。寒,寒冷。
  7. 儒术年来多所遇:儒术,指儒家学说。遇,遇到。
  8. 明经半补汉郎官:明经,通过科举考试成为官员的人。汉郎官,指汉朝时期的郎官。

【译文】
名家鲁地曾是我登坛拜师的地方,初次捧起圣贤之书,解开了鹖鸟的帽子。贡品箱子中装满了美玉,我在天府之库接受了财富。城里的人围观着我们,仿佛在看一场祭祀仪式。深夜时分,我独自站在青藜丛中,手持蜡烛思考着国家大事。笔尖沾满了春雨般的墨水,笔下的江山依旧美丽。多年来,我一直在努力追求儒家之道,如今已经通过了科举考试,成为了一名官员。

【赏析】
这首诗是周亭山先生对过去的回顾和总结。从诗中可以看出,他曾经在名家鲁地拜师学艺,后来通过科举考试成为了一名官员。他的一生充满了奋斗和执着,始终坚持儒家之道。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过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