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丘东望气雄哉,海色遥看万里开。
三岛春波涵日月,五城仙气吐楼台。
酒边影吸金银动,杖底云飞紫翠来。
烟水茫茫徐福去,至今不见报书回。
这首诗是苏轼在北宋神宗元豐二年(西元一〇八七年)所作,当时他被贬為黄州团練副使。诗中描述的是作者和朱可大一同登上了泰山的岱顶,并写下了这首《同朱可大廷平登岱》的诗篇。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高丘东望气雄哉
高丘:高大的山丘
东望:向东望去
气雄哉:气势雄伟海色遥看万里开
海色:大海的颜色
遥看:远远地观看
万里开:仿佛展开到万里之外三岛春波涵日月
三岛:指泰山下的三个岛屿
春波:春天时的波浪
涵:包含
日月:指日月星辰五城仙气吐楼台
五城:指泰山的五座山峰
仙气:神仙之气
吐:吐出
楼台:指楼台亭阁酒边影吸金银动
酒边:饮酒的时候
影吸:形容影子仿佛能吸纳金银
金银动:金银闪耀杖底云飞紫翠来
杖底:手杖底下
云飞:云彩飞舞
紫翠来:形容色彩斑斓,如同紫色与青色一般烟水茫茫徐福去
烟水:烟雾笼罩的水汽
徐福:传说中的求仙者,据说曾到海上寻找蓬莱仙境
去:离去
下面是这首诗的译文:
站在高高的山上,望向东方,我看到了一幅壮丽的景象:那浩瀚无边的海洋,似乎展开了万里之遥,波涛汹涌,仿佛包含着日月星辰。而在那座泰山脚下,有三个小岛上,春风拂过,波浪轻拂,好像包含了日月星辰,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五座山峰耸立在那里,宛如仙人的楼台。当我在饮酒之时,我的影子仿佛被这美景所吸引,仿佛能吸纳金银般璀璨。手杖之下,云彩飞舞,色彩斑斓,仿佛紫色和青色一般。然而,在这烟水蒙蒙中,我仿佛看到了那个传说中求仙者的徐福,他离开了这片土地,去寻找那传说中的蓬莱仙境。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它以泰山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壮美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物外的自由与豪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