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将成习,降心欲近禅。
人来蓟门雨,吾醉阖闾天。
未敢轻时事,终知短世缘。
看他江畔柳,早晚弄云烟。

【注释】

北使:即指诗人自己。在野:隐逸生活,不仕。将成习:将要成为一种习惯。降心欲近禅:意谓以佛家思想来修身养性。蓟门:指北京蓟门关,古称燕门,在今北京市西。阖闾:春秋吴王名。这里泛指京城。云烟:喻指世事的变幻莫测。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唐宪宗元和八年至九年间,因“甘露事变”被贬为江州司马期间所作的组诗中的第五首。

前两句“在野将成习,降心欲近禅”,写诗人在隐居生活的磨炼中,逐渐悟出了修道养生的道理。这两句诗表面看来平淡无奇,但细加体味却别有一番滋味。所谓“降心”,即“归心”,指把心思都归结到佛学上来。而“欲近禅”则是说,要使自己的心志归于宁静、恬淡。“在野将成习”,意思是说,在隐居的生活里,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而这种习惯,又是通过修道养性得来的。

第三、四句“人来蓟门雨,吾醉阖闾天”,写诗人在蓟门关下看到久雨初晴的景象,于是便借酒浇愁,陶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之中。“吾醉阖闾天”一句中的“阖闾”二字,是指吴王阖闾。《史记·吴太伯世家》载:“阖闾尝病卧三月不出,乃告老臣曰:‘吾不兴兵革,不贪地,苟能反是者,可矣’。”这里的“阖闾天”,就是比喻诗人所陶醉的境界。

后两句“未敢轻时事,终知短世缘”,写诗人虽暂时摆脱了世俗的羁绊,但并不因此就对时局采取轻率的态度,而是深知人生短暂的道理。这是诗人在长期隐居生活中得出的结论。

最后两句“看他江畔柳,早晚弄云烟”是全诗的警策之笔。这两句诗表面上看似平常,但实际上含义丰富。诗人从江边柳树的摇曳多姿联想到人世间的一切变化都是瞬息万变的,正如云烟一样不可捉摸。诗人运用了类比的方法,生动地表达了他对世事变幻无常的认识。

此诗语言朴实平易,意境深远含蓄,寓意丰富。诗人以自然景物为背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全诗构思新颖,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