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年鞭禹石,突兀亘沙洲。
山接垂虹势,波穿偃月流。
寝园高自见,车马迥生愁。
不敢题红叶,知他达御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能结合题目要求和重点诗句来分析。这首诗是写诗人在沙河桥所见的景色,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首联交代时间、地点和季节:“何年”指何时,“鞭禹石”即击打石头为船。“突兀”意为高耸。“亘沙洲”意即长在沙洲上。颔联描写景物,“山接垂虹势,波穿偃月流”中“势”“流”写出了水的流动之势及水流的特点。颈联通过“寝园”和“车马”两处景物,表达诗人的孤独之感。尾联运用典故,点明主旨。全诗以景衬情,表达了诗人羁旅思归之情。

【答案】

译文:何时击打石头做成船?矗立于沙洲之上高高悬空。水势如山与下垂的彩虹相连,水流如弓背曲折蜿蜒。墓地上的坟墓高高耸立,远望车辆马匹令人忧愁。不敢题写红叶书信,恐怕传到御苑。赏析:

《沙河桥》是唐代诗人张籍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前四句描绘了一幅优美的自然风景画,后两句则表现了诗人的思乡之苦。诗的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情景交融,含蓄隽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