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日长安陌,光辉自玉珂。
禁烟寒旧少,愁鬼岁新多。
满地谋生拙,殊方逼逝过。
未须推物理,天地竟如何。
清明
此日长安陌,光辉自玉珂。
禁烟寒旧少,愁鬼岁新多。
满地谋生拙,殊方逼逝过。
未须推物理,天地竟如何。
注释:
- 此日长安陌:这一天是清明节,长安街上人很多,显得特别热闹。
- 光辉自玉珂:形容人们身着华丽的服饰,光彩夺目。
- 禁烟寒旧少,愁鬼岁新多: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但在寒冷的天气里,人们的心情却变得沉重,因为这一年又过去了,而忧愁和恐惧也随之增加。
- 满地谋生拙:形容人们在这片土地上谋生艰难,无法摆脱困苦的命运。
- 殊方逼逝过:指远离家乡的人被迫离开,不得不面对死亡的威胁。
- 未须推物理:不需要去追究这些深奥的道理。
- 天地竟如何:对于天地间的事物,我们是无法理解它们的,也无法改变它们。
赏析:
《清明》是一首描写清明节景致的诗,通过对长安街头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节日的气氛和人们的心境。首句“此日长安陌”点明了时间和地点,为后文的描绘奠定了基调。接着以“光辉自玉珂”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华美的衣着,体现了节日的喜庆气氛。然而,诗人并未沉浸在这种喜悦中,而是通过“禁烟寒旧少,愁鬼岁新多”两句表达了对过去一年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这里的“禁烟寒旧少”,既指天气寒冷,也暗喻着人们内心的冷寂;而“愁鬼岁新多”则表达了人们对逝去岁月的恐惧和对新的一年的不安。
“满地谋生拙,殊方逼逝过”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社会现实的残酷和个体的无奈。诗人用“满地谋生拙”来形容人们为了生计而四处奔波、劳碌不堪;而“殊方逼逝过”则暗示了人们因为种种原因而不得不离开故乡、面对死亡的威胁。这两句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也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脆弱。
“未须推物理,天地竟如何”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认为,既然我们无法改变天地之间的规律,就不应该过于纠结于其中。这种超然物外的人生观在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然而,这首诗并没有完全脱离现实的束缚,而是在感叹人生的无常的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命运的接受。这种矛盾的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巧妙的融合和表达,使得整首诗既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又有动人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