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不自制,驱雨遍神州。
岂辨两仪色,争奔千穴流。
吾谋惭垤蚁,世路薄巢鸠。
赖有黄门咏,能消独客愁。
诗句:蛟龙不自制,驱雨遍神州。岂辨两仪色,争奔千穴流。吾谋惭垤蚁,世路薄巢鸠。赖有黄门咏,能消独客愁。
注释与赏析
第一句:
- 注释:蛟龙无法控制自己。
-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在雨中的无助和无力。蛟龙作为水的一部分,在雨中显得更加活跃和强大,而作者则显得无能为力。这种对比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
第二句:
- 注释:雨水遍布整个中华大地。
- 赏析:这句话描绘了雨水对中华大地的影响,无论是山还是河流,都在雨中显得生机勃勃。这反映了中国大地的广阔和雨水的重要性。
第三句:
- 注释:无法分辨天地间的颜色差异。
- 赏析:这里用“两仪色”暗指阴阳两种力量的斗争,而“千穴流”则形容雨水如千军万马般奔腾不息。通过这种比喻,诗人表达了自然界中各种力量之间的冲突和和谐。
第四句:
- 注释:我的计划不如蚂蚁那般简单,而我在这个世界上的路却比燕子还要狭窄。
- 赏析:这句诗以蚂蚁和巢鸠为例,强调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微小和脆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艰难的感慨,以及对人类地位的反思。
第五句:
- 注释:幸运的是,有黄门的诗歌让我能够消除孤独的忧愁。
- 赏析:这里的“黄门”可能是指古代的宫廷诗人,他们的诗歌常常被用来抒发情感或寄托哀愁。诗人通过提到黄门的诗歌,表达了对艺术创作的依赖,以及对艺术带来的心灵慰藉的感激。
整体分析
《雨中徙居承子与诗问即答》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在自然和社会中的位置感和生命感悟。从对自然的描绘到对社会的反思,从个人的小我到宇宙的大我,诗人试图通过文字来表达他对于生活的理解和对存在的思考。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反映出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