幞被据匡床,薰炉袅篆香。
绪风低宿树,孤月净兼霜。
戍鼓交偏缓,寒鸡报转长。
不眠须起舞,尘匣暗干将。

这首诗是唐代李益的《不寐》。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幞被据匡床,薰炉袅篆香”
  • 注释:幞被是指用布做的宽边睡袍,这里形容诗人盖着厚重的被子,舒适地躺在床上。
  • 赏析:首句描绘了诗人在寒冷的夜晚里,用厚重的衾褥裹体,舒适地躺下的情景,为全诗营造了一个静谧、温暖的氛围。
  1. “绪风低宿树,孤月净兼霜”
  • 注释:绪风指的是残留的寒风,宿树则指夜幕中的树木。
  •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孤独和清冷夜晚的感受。孤寂的月光映照在霜白的树梢上,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冷清的氛围。
  1. “戍鼓交偏缓,寒鸡报转长”
  • 注释:戍鼓是指守边士兵敲击的战鼓,偏缓可能指的是声音节奏放缓。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守边士兵的战鼓声和远处传来的寒鸡叫声,传达了一种宁静而又紧张的气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安。
  1. “不眠须起舞,尘匣暗干将”
  • 注释:不眠即难以入睡,起舞则可能是诗人在失眠时的一种自我调节方式。尘匣暗干将可能是指诗人用砚台之类的物品来研磨墨汁,准备书写或绘画。
  • 赏析:最后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在深夜中难以安眠时,仍坚持起身进行创作活动的场景。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也反映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同时,这两句诗也展示了诗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勤奋和自律。整首诗通过对诗人失眠后的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活态度和人格魅力。

《不寐》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诗人在深夜中的孤独与不安,以及他在面对这种情绪时所采取的自我调节方法。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以及他在生活中所展现出的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