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皋澹如水,袅袅雪仍垂。
疏竹俄相并,栖乌迥对疑。
垆香收煮茗,漏刻过吟诗。
宴坐将何道,沈冥识者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雪夜》。全诗如下:
雪夜独坐
庭皋澹如水,袅袅雪仍垂。
疏竹俄相并,栖乌迥对疑。
垆香收煮茗,漏刻过吟诗。
宴坐将何道,沈冥识者谁。
注释
- 庭皋:庭院中的池塘。
- 澹如水:像水一样平静。
- 袅袅雪仍垂:雪仍在飘落。
- 疏竹:稀疏的竹子。
- 俄相并:不久,竹林与竹子相互靠近。
- 栖乌:栖息在树上的鸟。
- 萦:徘徊。
- 垆:古代的一种炉子。
- 煮茗:烹茶。
- 漏刻:古代计时的工具,一种滴漏。
- 吟诗:作诗。
- 宴坐:静坐。
- 沈冥:深沉、沉静。
- 识者:理解的人。
译文
寂静的庭院池塘平静如镜,雪花依旧在缓缓飘落。稀疏的竹影和竹子很快便相互靠拢,栖鸟远远地对着我疑惑不定。炉子里的香气吸引了我,让我坐下来煮茶品茗,滴漏计时器走过了漫长的时间,我在沉思中作诗。在这样的夜晚,我应该如何度过呢?深沉而沉静的境界又有谁来理解呢?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雪夜景色与心境的诗。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在雪夜中的孤独与沉思。
首句“庭皋澹如水”,描绘了庭院池塘的宁静,如同水面般平静。第二句“袅袅雪仍垂”,形容雪花飘落的样子,给人一种轻盈、细腻的感觉。第三句“疏竹俄相并”,通过“疏竹”与“并”,形象地描绘了竹林中的风雪交加,竹影婆娑的情景。第四句“栖乌迥对疑”,则进一步描绘出鸟儿在雪中的迷茫与徘徊。
接下来的四句则是对生活细节的刻画。第五句“垆香收煮茗”,描绘了炉火旁煮茶的温馨场景;第六句“漏刻过吟诗”,则是在时间的流逝中,诗人沉浸在诗歌的创作之中。最后两句“宴坐将何道,沈冥识者谁”,则是诗人对于如何在这样一个宁静夜晚中度过的思考,他似乎在寻找一个能够理解这种心境的人。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感受,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寻求内心宁静的情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