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沧洲馆,拥径千琅玕。
竟日碧云合,有时明月残。
玄心澹相映,秀色净堪餐。
忽忆青莲句,秋声万古寒。
【注】沧洲馆:指沈道士的竹洲馆。玄心:道家修炼的心性,这里指道人的清高之心。
赏析:
诗题中的“竹洲”,即竹洲别墅,位于今江苏无锡市西郊惠山东麓,是晋代道教学者陆修静(陆希声)所建。沈道士就是陆修静的弟子。沈姓,生平不详。诗中称他为“道人”,可见诗人对这位弟子十分崇敬。
首联“道人沧洲馆,拥径千琅玕。”道人,指沈道士。沧洲馆,指竹洲别墅。拥径,形容竹丛密布,遮天蔽日,径路狭窄。千琅玕,用来形容竹丛茂密,千竿挺拔。
颔联“竟日碧云合,有时明月残。”竟日碧云合,形容天空湛蓝,云雾缭绕,与诗人共处。有时明月残,指月亮时圆时缺,变幻无常。
颈联“玄心澹相映,秀色净堪餐。”玄心,道家修炼的心性。澹相映,形容心境宁静,不受外界干扰。秀色净堪餐,形容景色优美,令人赏心悦目。
尾联“忽忆青莲句,秋声万古寒。”青莲,指佛教经典《金刚经》中提到的莲花,象征纯洁无瑕。万古寒,形容秋夜的寒冷,与诗人共度。
全诗描绘了诗人在竹洲别墅的所见所闻所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道家追求心灵自由、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