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径苔从破,清尊雨乍过。
亦知高枕是,其奈故人何。
懒但安吾有,狂今较孰多。
近耽贫贱理,慎莫厌松萝。
【注释】
幼于:年轻的时候。见过分韵:指在宴席上分过韵,也就是分过诗作的韵脚。苔从破:苔藓长满小径的缝隙。清尊:酒器。雨乍过:刚刚下过一场春雨。亦知:也懂得。高枕:安睡。其奈:那又能怎么样呢?故人:旧友。懒但安吾有:只是懒得理会我的诗作。狂今较孰多:现在狂妄自大的人多的是。耽:贪恋。贫贱理:贫贱的生活道理。慎:谨慎。松萝:一种植物,这里借指隐居山林。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友人的诗。诗人用典丰富,语言精练,是一首成功的应酬之作。
首联写对友人分韵赠诗的感想,意谓自己年轻时曾分韵与友人赋诗,而今年事已高,再无此雅兴了。颔联点出自己的感受,意思是虽然知道高枕安卧是可取的,但是那些狂傲不羁的朋友又怎能奈何他们。颈联说自己虽然懒得理会朋友的诗作,但也知道如今狂妄自大的人很多。末联劝诫老朋友要谨慎,不要像松萝一样隐居山林。
“苔从破”三句,写小径上的苔藓已经长满了缝隙,而春雨刚刚洒落,显得有些凌乱。这里的“苔从破”和“雨乍过”两个意象,既形象地描绘了小径的荒凉景象,又隐含着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受。
“亦知高枕是”三句,诗人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虽然高枕无忧是可取的,但是对于那些狂傲不羁的朋友,又怎能奈何他们呢?这里的“亦知”和“奈”两个关键词,都体现了诗人的无奈和感慨之情。
“懒但安吾有”一句,诗人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他承认自己懒得理会朋友的诗作,但是也不愿意让自己的狂傲自大影响到自己的品格。这里的“懒”字,既表现了诗人的谦逊品质,又体现了他的性格特点。
“狂今较孰多”一句,诗人用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自己虽然狂傲自大的人很多,但是自己却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谦逊的品质。这里的“狂今较孰多”和“较孰”两个关键词,都突出了诗人的自信和骄傲之情。
“近耽贫贱理”三句,诗人再次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虽然贪恋贫贱的生活道理是可取的,但是也要谨慎行事,不要因为贪图一时的快乐而忽视了长久的幸福。这里的“耽”字,既表现了诗人的豁达心态,又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理解。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诗人通过酬答友人的诗作,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情怀。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