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千秋事,艰危一寸肠。
不因穷李白,那见古汾阳。
霜色回天老,春风遍夜郎。
衔珠未敢报,踯躅五湖傍。

【注释】

病中:指作者因病在家休养时所写。上御史院,即御史台,官署名,掌纠察弹劾、刑狱之事。王大夫:指御史大夫王播。兼简:同时致意。郭考功:指郭英乂。郭是当时著名诗人。“不”字,《全唐文》作“因”,据上下文,此处作“不”字为胜。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汾阳:即李光弼,字邺侯。汾阳之战,大破安史叛军,后被诬陷谋反,贬为庶人。

【译文】

千秋的寂寞事啊,艰难时刻的一寸肠。

不是因为穷困潦倒,哪能见到古时候的李郭?

霜气笼罩着天空,天老地衰,春天已到不了夜郎。

我衔着明珠不敢回报你,踯躅徘徊在五湖之旁。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因病在家休养时所写。首句“寂寞千秋事,艰危一寸肠”。意思是孤独地度过漫长岁月,忍受着艰难的煎熬。第二句“不因穷李白,那见古汾阳”,意思说如果没有遭遇困境,哪能见到历史上有名的人物李光弼呢?第三句“霜色回天老,春风遍夜郎”,意思是说天冷了,大地也老了,春风却吹遍了远方的夜郎,这是多么令人欣慰的事情啊!第四句“衔珠未敢报,踯躅五湖傍”,意思是说自己衔着明珠也不敢回报你,踯躅徘徊在五湖之旁。

此诗以议论起,以抒情结,中间两联用典叙事,议论纵横。前一联以“不遇李光弼”为题,借李光弼的事迹来抒发自己对国事的忧虑;后一联则从“春日迟迟”这一自然现象入手,抒发自己对国事的忧虑。全诗结构紧凑,层次分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