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甘削迹,不省旧何官。
人惜遗簪在,天容裋褐宽。
往来宁有托,荣悴易为端。
从此飘然去,真无愧箨冠。

注释:

十年甘削迹,不省旧何官。十年:指作者在寺庙居住的时间。甘:愿意的意思。削迹:隐居。不省:不记得。何官:什么官职。

人惜遗簪在,天容裋褐宽。人:指作者。遗簪(zhan簪):指作者的发簪。裋(huò)褐:粗布衣服,古代贫贱者所穿。宽:宽松、舒适。

往来宁有托,荣悴易为端。往来:来往于世间。宁:难道。有托:有寄托、依靠。荣悴:荣辱兴衰。易为端:容易成为话题或焦点。

从此飘然去,真无愧箨(tuò)冠。飘然:超然的样子。箨(tuò)冠:竹皮制的帽子,比喻高洁的品格。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夏日寺居时所作的四首即事诗中的第二首。此诗描写了作者在寺中居住期间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变化,表达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态度。

“十年甘削迹,不省旧何官。”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在寺庙中的隐居生活,他不再关注自己的官职和地位,而是专注于自己的修行和个人修养。这种生活方式体现了他对于名利的淡泊和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人惜遗簪在,天容裋褐宽。”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他的头发被剃短后,人们会惋惜他的外貌发生了变化,但作者却不在意这些,因为他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内心平静与满足。

“往来宁有托,荣悴易为端。”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名利的态度。他认为,无论是富贵还是贫穷,都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不必过于纠结于这些。重要的是要保持一颗清净的心,不受外界干扰。

“从此飘然去,真无愧箨(tuò)冠。”这两句诗总结了作者的人生态度。他认为,既然选择了隐居生活,就应该坦然面对所有的荣辱得失,不必为了一时的得失而改变自己的初衷。同时,他以竹皮制帽子自喻,暗示自己有着高洁的品格和坚定的信念。

《夏日寺居即事四首》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寺庙中的隐居生活,表达了他对名利的淡泊和追求内心宁静与平和的态度。同时也展现了他高洁的人格魅力和坚定的信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