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醉枫桥酒,乾坤别自轻。
如云偕计吏,捧日向承明。
不必论三献,无何遂一鸣。
平津晚来贵,曾是鲁诸生。
【注释】
①曹子:指曹元忠(1027—1093),字子会,唐时为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②枫桥:在苏州城西南。③乾坤:天地。④云:这里比喻曹子之贤才如云。⑤计吏:汉代的低级小官,掌文书簿籍。⑥承明:宫名,汉有中庶子、给事中、给事黄门等职皆居此。⑦三献:古代祭祀礼仪,三次进献。⑧一鸣:一显其才,一鸣惊人的意思。⑨平津:地名,今天津市。⑩鲁诸生:即鲁国诸生,泛指读书人。
【赏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送别曹元忠赴京赶考之时写来,表达了作者对好友的勉励之情。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感情真挚而深沉,富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特色。
首联“罢醉枫桥酒,乾坤别自轻”,点明送别的时间与地点。枫桥是苏州的一个著名古迹,位于苏州城西南的枫桥镇,相传晋代诗人张继曾在此地送别友人范蠡。诗人用“罢醉”二字,表明送别的时间是在傍晚时分,酒意尚未尽。“乾坤”一词,既指天地,也指宇宙,这里用来指代广阔的时空背景,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及空间的广阔。“别自轻”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即将离去时的不舍之情。
颔联“如云偕计吏,捧日向承明”,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面,将送别场景与历史人物相结合。“如云”形容朋友的才华如同天上飘荡的云雾一般,不可捉摸;而“捧日”则形象地描绘了朋友即将踏上仕途,如同捧日一般,充满了荣耀与自豪。这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赞美了朋友的才能与前程似锦的未来。
颈联“不必论三献,无何遂一鸣”,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未来成就的期望。“三献”是指古代祭祀时的三种献礼,这里用来象征朋友在仕途中的不同阶段和经历。“一鸣”则是指一次成功的展现,这里指的是朋友将来能够大展鸿图的机会。诗人认为,即使朋友现在还未完全展示自己的才华,也不必过于忧虑,因为一旦时机成熟,他必将一鸣惊人,成为一代英才。
尾联“平津晚来贵,曾是鲁诸生”,是对朋友过去经历的回顾与肯定。“平津”指的是今天的天津市,而“晚来贵”则意味着朋友现在已经成为了当地的名人。同时,“曾是”二字还隐含了诗人对朋友的怀念与感慨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以及对朋友未来成就的期待和肯定,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深深祝愿与关怀。整首诗语言简明扼要,情感真挚而深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