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去洪都里,乌啼茂苑枝。
琴弹不成调,箫奏有余悲。
荀令香时歇,何郎粉渐隳。
唯余八公在,为返鬓边丝。

诗句原文:

凤去洪都里,乌啼茂苑枝。

琴弹不成调,箫奏有余悲。

荀令香时歇,何郎粉渐隳。

唯余八公在,为返鬓边丝。

译文注释:

  1. 凤凰离开了洪都:这里的“洪都”,指的可能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也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别称,这里代指一个繁华或者重要的所在。凤凰作为吉祥的象征,离开可能意味着某种变迁或离别。
  2. 乌鸦在茂苑的树枝上啼叫:茂苑,即美丽的园林,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点,乌鸦的啼叫声增添了一种凄凉或孤独的氛围。
  3. 琴声弹奏得不和谐:琴声通常与优雅、宁静的音乐氛围相关联,但此处表达出一种情感上的失衡,可能是因为演奏者的心情不佳或者技艺不纯熟。
  4. 箫声中充满了悲伤:箫是一种长笛,常用于表达深沉的情感,箫声中的“有余悲”意味着演奏者可能在表达一种无法言说的痛苦或是对过去的追忆。
  5. 荀令君的香气时而消散:荀令君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名士,以其清雅脱俗著称,这里的香气可能象征着他的人格魅力和影响力。
  6. 何郎的面庞上的粉逐渐凋落:何郎可能指的是何晏,他以风度翩翩、才华横溢著称,这里的描写可能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物形象的变迁。
  7. 只有八公还在,他们的风采让人怀念:这里的“八公”可能指的是特定的一群人,他们的存在成为了记忆中的亮点,使得其他事物显得更加珍贵和值得回忆。

赏析:
此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和深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孤独状态的感慨。首句“凤去洪都里”便奠定了全诗的背景氛围,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人事的更替。接着的诗句,如“琴弹不成调”、“箫奏有余悲”,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往昔的缅怀也有现实的无奈。最后一句“唯余八公在”则以一种乐观的态度收尾,强调了即使环境变化,那些真正值得珍惜的人和事仍旧存在,给予了诗人继续前行的力量。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传达了一种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性和情感的细腻观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