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新得意,入塞即横行。
贱老长从俗,趋贪不顾名。
抗衡非上策,避地且全生。
和好终难恃,那曾念舅甥。
【解析】
本诗是一首五言律诗,首二句“匈奴新得意,入塞即横行”写汉朝对匈奴的屈辱;三、四句“贱老长从俗,趋贪不顾名”写匈奴人的野蛮与残暴;中间四句为全诗重点,通过对比写出了匈奴人凶残的一面;末两句“和好终难恃,那曾念舅甥。”表明作者对这种和亲政策的反对态度。
【答案】
译文:匈奴刚刚称霸天下,进入内地就大肆掠夺。
卑视年高德高的大臣,随波逐流,趋炎附势,贪图享乐,不计较名声。
正面硬拼不是上策,避居他乡,保全生命。
虽然和亲,但终究无法长久维持,哪能想到要念及舅甥之情呢!
赏析:①首联点明匈奴刚强威武,气势逼人,给人们的印象很深很深。②颔联以“贱”“从俗”“趋贪”“顾名”等词语,生动地描绘出匈奴人蛮横无理、贪婪无耻的丑恶形象,表现了他们凶残、野蛮的一面。③颈联指出正面硬拼不是上策,而是应该避居他乡,保全生命。④末联说,虽然和亲是一种不得已的措施,但终究无法长久维持,哪能想到要念及舅甥之情呢?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和亲政策的不满和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