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称薄命,今不尽红颜。
战即从三北,丹须待九还。
吾犹滞方内,汝可厌人间。
欲举团栾话,归来共掩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创的五言诗。下面是对每个诗句的解释:
1. 第一句:“骐儿应试拟不捷后入山访道招之。”
- “骐儿”指的是骏马,象征着速度与力量。在这里,它可能比喻一个有抱负但尚未成功的年轻男子。
- “应试”通常指参加科举考试,这是中国古代文人进入仕途的重要途径。“拟不捷”意味着考试未能成功,即落榜。
- “后入山访道招之”则描绘了一个人在失败后选择隐居修炼,寻求精神提升的情景。这里的“山访道”可能是指隐退到山林之中寻找道教或佛教的修行之地。
2. 第二句:“古时称薄命,今不尽红颜。”
- “古时称薄命”指的是古代社会常常用“薄命”来形容女子命运多舛,难以把握。这里暗示了女子的不幸和脆弱。
- “今不尽红颜”则表达了尽管女子依旧美丽如初,但她们的命运却更加不幸。这里的“尽”表示完全、彻底的意思。
3. 第三句:“战即从三北,丹须待九还。”
- “战即从三北”中的“战”可能是指战争,而“从三北”则意味着在战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这里的“三北”可能是地名或象征性的地方,代表了某种困境或挑战。
- “丹须待九还”中的“丹”可能指的是丹药,用来描述需要等待很长时间才能康复或恢复原貌。“九还”则是一种道教术语,表示长时间的修养和修炼。
4. 第四句:“吾犹滞方内,汝可厌人间。”
- “吾犹滞方内”中的“滞”表示停留、逗留。“方内”可能指的是家乡或者熟悉的环境。这里的“吾”指的是诗人自己。
- “汝可厌人间”中的“汝”可能指的是诗人的朋友或亲人。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厌倦和对超脱的追求。
5. 第五句:“欲举团栾话,归来共掩关。”
- “欲举团栾话”中的“团栾”可能指的是团聚的意思。这里的“话”可能指的是谈话、交流。“归来共掩关”中的“归来”表示返回的动作,“共掩关”则意味着一起关闭门户,可能是为了避世隐居或进行其他深居简出的活动。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富有画面感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年轻人在科举落榜后的境遇和追求。诗中既有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挫折,也有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透露出一种深深的忧郁和期待。整首诗既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气和文人的生存状态,也体现了王维本人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和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