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桂偏招隐,齐门不爱竽。
鹿裘行处是,龙种看来殊。
并蹑东山屐,双倾从事壶。
高斋足幽赏,携得士衡无。
【注释】
淮桂:《汉书·地理志》载,“泗水南至东郡淮阳为菏”,淮、菏均属兖州。齐王孙仲望邀游清凉寺,因成一律。齐门:指齐国都城临淄。不爱竽:不喜吹竽。
鹿裘行处是:据《史记·管晏列传》记载,晏子在齐时穿鹿皮衣,故称“鹿裘”。这里比喻清凉寺的幽静环境。龙种:指龙子龙孙,代指贵裔子孙。并蹑东山屐:蹑,踩。东山屐:即东山鞋。东山,地名,相传晋陶潜曾隐居东山。这里借指清凉寺附近的山林。
双倾从事壶:指陆生的壶酒。双倾,倾注。从事,指从事文职工作。陆生,指陆龟蒙。
高斋足幽赏:高斋,即高阁,指清凉寺的高敞楼阁。足,值得,足够。幽赏,幽雅的欣赏。携得士衡无:指携带着陆龟蒙的诗作。士衡,陆龟蒙的字。
【赏析】
这是一首七律,以游览清凉寺为题,抒发诗人对清幽山水的喜爱之情。首联起笔不凡,用典明旨,颔联写景抒情,颈联写物寄情,尾联合理收束全诗。
诗中“并”字、“双”字用得极为传神,写出诗人与友同游之乐。颔联写自己与友人游览清凉寺的所见景物,“鹿裘”、“龙种”等词,皆为隐逸之意。颈联则写自己和友人的情趣爱好,“东山屐”和“从事壶”,都暗示了隐者的生活。
尾联写自己对朋友的赏识,认为其诗才非同一般,足以令人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