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分仙履下蓬莱,词客俱称建业才。
天阔星文秋剑动,江寒月色夜珠来。
百年高议归狐笔,六代雄风满凤台。
圣世只今谁似者,甘泉实恐问邹枚。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送坐主王检讨先生之南司成四首》之一。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以及相应的译文和赏析:
- 诗句释义与译文:
- “诏分仙履下蓬莱”:诏书下达,将仙人的玉足(象征高官厚禄)分派给蓬莱(传说中的仙境)。
- “词客俱称建业才”:文士们都称赞他是建业(古地名,这里代指文学才华)之才。
- “天阔星文秋剑动”:天空广阔,星星闪烁,秋天的剑光闪闪发亮。
- “江寒月色夜珠来”:江水寒冷,月光皎洁,夜间有如珍珠般的星星落下。
- “百年高议归狐笔”:百年之后,高远的议论都归于狐狸笔(比喻文人墨客的作品)。
- “六代雄风满凤台”:六朝时期雄壮的风气弥漫在凤凰台上。
- “圣世只今谁似者”:如今盛世中,谁能像他一样英明?
- “甘泉实恐问邹枚”:恐怕连邹阳、枚乘这样的文臣也比不上他。
- 关键词注释:
- 仙履:仙人的鞋,象征着高位。
- 建业:建康,古代南京的别称,这里用来代指文学才华。
- 狐笔:指代文人墨客的作品,狐狸的尾巴,暗喻文采飞扬。
- 六代:泛指南朝的宋、齐、梁、陈,即所谓的六朝。
- 甘泉:汉武帝的御花园名,这里用以比喻贤能之人。
- 邹枚:邹阳和枚乘都是汉代著名的辞赋家,他们的作品以文采斐然著称。
- 赏析:
-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描绘了王检讨先生的形象,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崇高地位。诗中的“仙履”、“建业”等词语,不仅赞美了他的才华,也体现了他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 整首诗充满了豪迈之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王检讨先生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中的对比手法(百年高议归狐笔,六代雄风满凤台),也突出了王检讨先生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 诗的最后一句“甘泉实恐问邹枚”,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王检讨先生的敬慕之情,同时也隐含了对当时文坛人才辈出、难以超越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王检讨先生的描述和赞扬,展现了唐代文人对于文学才华的重视和推崇。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文人之间的相互竞争和尊重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