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赋就侍承明,花底鹓鸿醉玉笙。
夜静紫微催草诏,秋高太白坐论兵。
阁中丞相曾投履,海内文章共识名。
南去玄经堪比易,独怜京邑滞侯生。

青春赋就侍承明,花底鹓鸿醉玉笙。

夜静紫微催草诏,秋高太白坐论兵。

阁中丞相曾投履,海内文章共识名。

南去玄经堪比易,独怜京邑滞侯生。

注释:

  1. 青春赋就侍承明:年轻的我被任命侍奉朝廷。青春,指年轻时期。赋,指作诗。侍承明,指为皇帝侍候。
  2. 花底鹓鸿醉玉笙:在花丛中,鹓鸾(即凤凰)般的大臣们沉醉于玉制的笙声之中。鹓鸿,指鹓鸾,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异之鸟,也比喻高贵有地位的人。玉笙,用玉制作的笙,象征贵重。
  3. 夜静紫微催草诏:夜晚安静的时候,紫微宫中传来了催促起草诏书的声音。紫微宫,古代帝王居住的地方,这里代指皇帝。草诏,即起草诏书。
  4. 秋高太白坐论兵:秋天高远,诗人坐在太白星下讨论军事战略。太白星,又称金星,是二十八宿之一,古人认为它象征着军旗,常用来比喻军事。
  5. 阁中丞相曾投履:在阁楼中,曾经有人放下鞋子,表示要投效朝廷。丞相,古代官名,这里指辅佐帝王的重臣。
  6. 海内文章共识名:在四海之内的文章都能获得名声。海内,泛指全国。
  7. 南去玄经堪比易,独怜京邑滞侯生:向南去的路上,可以比较《周易》的智慧和《春秋》的深刻;然而独自留在这里,却像滞留京城的侯生一样感到遗憾。玄经,指《周易》,一部解释宇宙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古老经典著作。易,即《周易》。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通过描绘王检讨先生南行途中的情景,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全诗意境优美,语言清新,既有对友人的赞美,又有对自身情感的抒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