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方诸将出祁连,宇内军储异往年。
谁念屯田虚粤岭,即勤搜粟下闽天。
行车粳稻排云集,开府旌旗截海悬。
岂是故人长待诏,薄游还愧水衡钱。

王世贞所作的《送徐佥事理闽中屯政》是一首充满深意的七言律诗,以下是对此古诗原文、译文以及赏析:

  • 诗句原文
    朔方诸将出祁连,宇内军储异往年。
    谁念屯田虚粤岭,即勤搜粟下闽天。
    行车粳稻排云集,开府旌旗截海悬。
    岂是故人长待诏,薄游还愧水衡钱。

  • 翻译与注释

  1. 朔方诸将出祁连:描述边疆将领从祁连山出发的情景。
  2. 宇内军储异往年:暗示当前的军备情况与往年相比有所不同。
  3. 谁念屯田虚粤岭:指那些不关心或忽视广东地区屯田的人。
  4. 即勤搜粟下闽天:意味着要勤奋地搜索粮食并运送到福建地区。
  5. 行车粳稻排云集:通过车辆运输粳稻,形容运输的繁忙场景。
  6. 开府旌旗截海悬:用旗帜和军队的威武形象来描绘福建的雄伟景象。
  7. 岂是故人长待诏:表达对老朋友长时间等待诏命的无奈或遗憾。
  8. 薄游还愧水衡钱:虽然自己只是短暂的旅行,但仍然感到惭愧,因为无法像水衡那样轻松得到钱财。

将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这首诗的内容及其艺术特点:

诗歌内容分析

  1. 地域特色:《送徐佥事理闽中屯政》中提到了“粤岭”和“闽天”,这些地理名称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
  2.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军事储备的关注以及对前线将士辛勤工作的赞扬。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朋友的一种深情厚谊。
  3. 情感表达:诗歌通过对边疆将士辛勤工作的描述,展示了作者对国家忠诚和对友人深厚的情感。

艺术手法分析

  1. 修辞运用: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即勤搜粟下闽天”,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2. 意象选择:诗人选择了“朔方”、“祁连”、“宇内”、“粤岭”等具有强烈象征意义的词汇,构建了一个宏大的历史背景。
  3. 结构布局:全诗遵循严格的韵律结构,每四句一韵,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通过对《送徐佥事理闽中屯政》这首诗的分析,可以看出其不仅在文学上有较高的成就,更在历史和文化层面有着重要的意义。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的抒发,也是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未来的展望,王世贞展现了自己的思想境界和文学追求。因此,这首诗不仅是了解明代文人生活的重要窗口,也是理解那个时代历史和文化变迁的关键文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