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门柳稀寒食烟,十日自枕春风眠。
喜啄乌鹊故相恼,怯飞梨花翻剧颠。
已多拮据长吏骂,未敢造次承郎筵。
诗篇积渐有满卷,可否东家充酒钱。
【注释】
①休沐:古时帝王或官员因私事请假休息,称为“休沐”。
②柳稀:柳枝稀疏。
③春风眠:春风拂面,如入梦境。
④喜啄乌鹊:喜鹊鸣叫,声音清脆悦耳。故相恼:因此惹人厌烦。
⑤怯飞梨花:梨花凋谢后,花瓣纷纷飘落,如同害怕飞落的样子。翻剧颠:形容花落得非常凌乱。
⑥拮据:困窘,窘迫。长吏:长官。骂:斥责。
⑦承郎筵:受宠于权贵。
⑧诗篇:指诗稿。积渐:逐渐积累。有满卷:写了很多诗。
⑨东家:这里借指权贵之家,因为古代的诗人常常把自己的作品献给权贵,以求得到举荐和赏识。
【赏析】
这是一首自嘲诗,诗人自比为喜鹊、梨花,以自谦的口吻表达自己对官场生涯的无奈与辛酸。
全诗共四句,每一句都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夸张等手法,形象生动地刻画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首句“休沐偶成自嘲”,点明了题目,说明这是一首自嘲诗。休沐即休假,指皇帝或高级官员在规定的日子里放下手头的工作,去休息和游玩。偶成则是偶然写成的意思。
第二句“都门柳稀寒食烟,十日自枕春风眠”,描写了诗人在都门(京城的大门)看到柳树稀疏,寒食节的烟雾弥漫,自己则在床上悠闲地享受着春风的抚摸。这两句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闲散生活的满足和惬意。
第三句“喜啄乌鹊故相恼,怯飞梨花翻剧颠”,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乌鹊、梨花分别赋予人的情感和行为,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冲突。喜啄乌鹊,意指喜欢听到乌鸦的叫声;怯飞梨花,则是指害怕看到梨花的凋零。这些词语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富有哲理性,让人不禁沉思。
第四句“已多拮据长吏骂,未敢造次承郎筵”,进一步揭露了诗人的困境。这里的“拮据”一词,既指经济上的窘迫,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压抑和无奈。同时,“未敢造次承郎筵”也表达了诗人对权势的敬畏之情。这两句通过对诗人处境的描述,揭示了他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最后一句“诗篇积渐有满卷,可否东家充酒钱”,是整首诗的总结。这里的“满卷”一词,既指诗人已经积累了大量诗篇,又暗示了他的才华横溢。而“可否东家充酒钱”则是一个疑问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与迷茫。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官场上的苦闷与挣扎,展现了他的才情与无奈。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嘲的方式,表达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批判,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