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逐何逊沱江边,百花芳洲生紫烟。
春风露冕失千载,郢雪高歌横一天。
平生酒徒众所厌,散入海宇名俱传。
倘问为郎杨执戟,又随车马竞新年。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正确把握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情感。

“汝逐何逊沱江边,百花芳洲生紫烟”,意思是你追随何逊来到沱江边,百花芳洲生紫烟。何逊(461年—523年),字孔璋,南朝梁诗人。这首诗是作者寄给荆州的袁刺史(袁阆),并询问周水部(周兴嗣)的诗。何逊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擅长写景抒情的小赋,诗风清新俊逸,与阴铿齐名。“汝”指自己,“袁荆州”(袁阆)是荆州牧,相当于地方长官,所以称他为荆州牧。“汝逐何逊沱江边”,“汝逐”即追随,“何逊”指何逊之文,此处借指袁荆州。杜甫曾于大历三年(768年)至四年(769年)两次入川,在成都时作《登楼》一诗,其中有“万里桥边多酒徒,嘉陵江畔列筵宴”句,可见此时杜甫已到成都,而且和当地一些文人交往甚密。因此,“汝”当指杜甫自己。“百花芳洲生紫烟”,百花洲是四川乐山境内一处风景秀丽的地方,这里种满了各种花卉。“紫烟”是形容花气袭人。这句的意思是说:我追随何逊来到百花洲,只见那里百花争艳,香气袭人;江边绿柳成荫,百花盛开,如画一般。“春风露冕失千载,郢雪高歌横一天。”郢雪:郢州之雪。郢州位于今湖北荆州,是屈原流放地。郢雪高歌:指《离骚》,楚辞中的一首作品。此句的意思是说:春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郢州的雪,像《离骚》那样高亢激昂地歌唱着。“郢雪”,指屈原的《离骚》,《离骚》是古代最长的抒情诗篇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屈原因遭谗被贬,忧愤中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这两句是说自己虽身在异乡,但依然能吟诗作赋,抒发胸中壮志豪情。“平生酒徒众所厌,散入海宇名俱传。”平生:一生。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一生喜爱饮酒,那些酒徒们都嫌弃我。后来人们把杜甫比作李白、苏轼等人,他们的作品都广为流传。“散入海宇名俱传”。这句话的意思是:那些文人雅士们纷纷前来结交,我的名声也随之传遍四海。“倘问为郎杨执戟,又随车马竞新年。”杨执戟:东汉末年的杨修曾任曹操主簿,善于谋略,深得曹操赏识。“执戟”指掌管武器。杨执戟,典出《三国志·蜀书·杨阜传》:“太祖征汉中,阜与韩浩俱行。太祖曰:‘卿两儿谁可以继业者?’阜曰:‘杨子善谋,可任也。’太祖曰:‘若使卿言之,朕当厚加赏赐。’阜遂为曹真掾属,每从征役,手不知尺数。”后用杨执戟比喻辅佐君主或执掌兵权。竞:争相。杜甫一生坎坷,仕途不顺,但并不灰心丧气。他始终关心国家大事,积极投身社会,渴望建功立业。这两句的意思是:倘若有人问我为什么如此热衷于做官呢?那我就告诉他吧!我曾经担任过杨执戟的职责,后来又跟着皇帝的车马一起出游。这两句是说自己虽然曾经做过杨执戟的职责,但现在不再做这个官职了,而是跟着皇帝的车马一起出游。“又随车马竞新年”。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又随着车马一起出游,迎来了新春佳节。

【答案】

寄袁荆州丈兼问周水部

汝逐何逊沱江边,百花芳洲生紫烟。

春风露冕失千载,郢雪高歌横一天。

平生酒徒众所厌,散入海宇名俱传。

倘问为郎杨执戟,又随车马竞新年。

赏析:

此诗是杜甫写给荆州的官员袁阆和周水部的诗。“汝逐何逊沱江边”起笔点明写作对象袁阆的官职及所在地点,然后写袁阆与何逊的交往,表现了两人间的深厚友谊。接着写杜甫的遭遇,最后点出写作目的——向袁阆请教关于如何为官的问题。

全诗四联八句,结构严谨。开头四句先言友情,再言个人遭遇,中间两句转入官场,最后一句提出问题,既照应前面四句,又引出后面的问题。语言平实无华,直陈其事,表现出杜甫的率真性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