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尔春风金屈卮,忽看山岳坐来移。
停鞭欲尽幽州色,立马愁听出塞辞。
我自青云甘薄宦,谁当白雪问相思。
向来天地耽烽火,摇首人间未可期。

子相席上别诸子分韵

醉尔春风金屈卮,忽看山岳坐来移。

停鞭欲尽幽州色,立马愁听出塞辞。我自青云甘薄宦,谁当白雪问相思。

向来天地耽烽火,摇首人间未可期。

注释:

子相:指子相国,即子方平,唐代诗人。

席上别诸子分韵:在宴会上与各位朋友分别,并以此作为主题进行诗歌创作。

醉尔:你沉醉于这美好的春风里,享受着酒的欢愉。

金屈卮:用金制作的酒杯。

忽看:突然之间。

山岳坐来移:形容山峰和大地似乎在移动。

停鞭:停下马鞭。

幽州:古代地名,这里指的是北京附近地区。

出塞辞:出自边塞的告别词。

青云:比喻仕途高远。

薄宦:指地位不高,但有志向。

谁当:谁能够。

白雪:比喻高洁的品格。

相思:思念之情。

天地:指国家和人民。

耽烽火:沉迷于战争之中。

摇首:摇头表示否定或不满。

赏析:

这首诗是子方平在宴会上与各位朋友分别时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通过描绘饮酒、欣赏山水、离别等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仕途、友情、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关注和思考。同时,诗歌也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手法,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首联“醉尔春风金屈卮,忽看山岳坐来移”,以饮酒为引子,描绘了一幅春天景色的画面。诗人沉醉于春风中,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然而,当他看到周围的山岳时,却突然发现它们似乎在移动,这一奇观让诗人感到惊喜不已。

颔联“停鞭欲尽幽州色,立马愁听出塞辞”,则转入到了离别的环节。诗人停下马鞭,想要尽情欣赏这片美丽的幽州景色。然而,他马上又听到了朋友们即将离开的告别词,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愁绪。这种情感交织在一起,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丰富而复杂。

颈联“我自青云甘薄宦,谁当白雪问相思”,则是诗人对于自己的仕途和感情的反思。诗人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官场上的高位,享受着俸禄和荣誉,但他同时也深感自己对于爱情的追求和渴望。这种矛盾的情感让他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尾联“向来天地耽烽火,摇首人间未可期”,则是对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的担忧和感慨。诗人认为自古以来,国家就经常被战火所困扰,人民的生活也充满了艰辛与无奈。因此,他对于未来充满了疑虑和不安,认为人们无法期待一个和平安定的世界。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在表达其对政治、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