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深锁上方幽,蹑屐无劳问惠休。
竹里布金千月至,松间鸣玉片泉流。
谈经石听蟾蜍转,卓锡天回罔象愁。
坐久忽惊心地净,向来西竺在南州。
【解析】
- “白云深锁上方幽,蹑屐无劳问惠休”: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云雾笼罩着山峰的上半部分(上方),幽深莫测,我穿着登山鞋,不费周折就到达了目的地。诗人通过“白云深锁”“蹑屐无劳”等词语表达了自己对登高望远、心旷神怡的感受。“方”指“方丈”,即佛寺。
- “竹里布金千月至,松间鸣玉片泉流”:此句的意思是,竹林中闪烁着千万道金辉,泉水在松树下潺潺流淌。竹子里闪烁着千万道金辉,说明是月光映照;泉水在松树下潺潺流淌,说明是山泉清泠。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出夜晚月色和山泉的声音,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 “谈经石听蟾蜍转,卓锡天回罔象愁”:这两句的意思是,石头上可以听到僧人诵经的声音,天上似乎也在回响着僧人诵经的声音,而那头大耳朵的大象却愁眉紧蹙。“谈经”指的是僧人念经说法。“罔象”为神兽名。传说这种兽能通晓世间万物,因它没有耳朵,故称“罔象”。诗人运用拟人化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刻画出僧人诵经的场景,同时也写出了僧人内心的虔诚和宁静。
- “坐久忽惊心地净,向来西竺在南州”:诗人经过一夜的休息,忽然之间感觉心境清明,原来我们平常所认为的西天佛国其实就在我们脚下的南方地区。“坐久”即“坐禅”的意思,“西竺”为佛教语,指佛国西方之土。“南州”指的是中国南方地区。
【答案】
①首联写诗人登上香山寺,看到云海茫茫,峰峦重叠。②颔联写诗人欣赏到的景色:竹里闪烁着千万道金辉,泉水在松树下潺潺流淌。③颈联写诗人聆听到的诵经声以及感受到的祥和气氛。④尾联写诗人悟到的佛理:本来以为西天佛国遥不可及,实际上就在我们脚下的南方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