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词客白云司,不减风流邺下时。
一别瑶琴长自掩,经年尺素转相思。
除书晓动燕山色,握手秋回太岳姿。
为道黄金酬汗血,敢将青镜悔蛾眉。
喜吴峻伯来视山东学寄
清朝词客白云司,不减风流邺下时。
一别瑶琴长自掩,经年尺素转相思。
除书晓动燕山色,握手秋回太岳姿。
为道黄金酬汗血,敢将青镜悔蛾眉。
注释:
喜吴峻伯来视山东学寄:高兴看到吴峻伯来看望我,在山东读书。
清朝词客白云司,不减风流邺下时。
一别瑶琴长自掩,经年尺素转相思。
除书晓动燕山色,握手秋回太岳姿。
为道黄金酬汗血,敢将青镜悔蛾眉。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吴峻伯来访时写下的一首赠别诗。全诗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意,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豪放洒脱和高远志向。
首联“清朝词客白云司,不减风流邺下时”两句,以“清朝词客”“白云司”自比,既表明了与友人交往的身份地位之高,又暗示了二人之间深厚的交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文人雅集风气的向往和认同。
颔联“一别瑶琴长自掩,经年尺素转相思”两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别离后的情景。“一别瑶琴长自掩”,意味着诗人因为思念而常常把瑶琴放在身边,以此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经年尺素转相思”,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深,以至于连一封书信都难以寄出。
颈联“除书晓动燕山色,握手秋回太岳姿”两句,通过描绘诗人与友人相见时的场景,进一步展现了二人之间的深厚情谊。“除书”指的是朝廷的任命文书,这里用来代指官职;“燕山色”则是指北方的美景。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祝福,希望他能够在官场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这两句诗也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之情。
尾联“为道黄金酬汗血,敢将青镜悔蛾眉”两句,则是诗人对友情的表白。“黄金酬汗血”,意味着诗人愿意用黄金来回报友人对自己的帮助和支持;“敢将青镜悔蛾眉”,则是诗人对自己曾经的错误行为的反思和忏悔,表示自己将不再重蹈覆辙。这两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也展现了诗人的成熟和稳重。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豪迈潇洒、才华横溢的诗人形象,同时也展示了他与朋友间的深厚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