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省委蛇白玉琚,即看高议主恩虚。
何人北海怜精卫,有客东门类爰居。
事往交游工变态,时平偶语畏诗书。
亦知身世俱萍梗,泛泛江湖恣所如。
【注释】
1、汉省委蛇白玉琚:汉代有人献白玉为符瑞,玉符上有蛇形图案。
2、即看高议主恩虚:指汉武帝好神仙术,曾命方士炼丹药,结果都失败了。
3、北海怜精卫:相传有小鸟名精卫,常衔西山石以填东海,表示誓死报仇。
4、东门类爰居:传说中一种大鸟,名爰居,住在东方的蓬莱山上,形状像龟,有文彩斑斓,鸣声如钟鼓,能从口中吐出云。
5、事往交游工变态:指过去交往的朋友很多变化无常。
6、时平偶语畏诗书:太平时期说话谨慎,怕触犯法律和礼义。
7、萍梗:浮萍和枯梗。比喻飘零无定的人。
8、泛泛江湖恣所如:在江湖上自由自在,任意行动。
【赏析】
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是年三月,诗人自流寓江陵,四月,移家衡州(今湖南衡阳)。本诗十首,是作者在流寓期间写的杂感。
首联:“汉省委玉琚,即看高议主恩虚。”意思是说,汉朝有人进献了一块玉石,上面刻着蛇形图案,这就是所谓的“玉玑图”。可是皇帝一看就把它给砸了,认为那些高谈阔论的人都是靠欺骗蒙骗自己。这里用玉玑图的故事来讽刺皇帝好求仙药,却不知道真正的仙药其实就在自己的身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的不满和批评。
颔联:“北海怜精卫,东门类爰居。”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有一个人同情精卫鸟,它总是不停地衔着西山的石头想要把东海填平,以此来表达自己的仇恨。而另外一些人则像传说中的大鸟爰居一样,居住在东方的蓬莱山上,它们的样子像乌龟,身上有五彩斑斓的花纹,发出的声音好像钟鼓声一样响亮,能够吐出白云。这里通过两个不同的鸟类形象对比,突出表现了自己身处乱世之中的无奈与悲愤情绪。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失望。
颈联:“事往交游工变态,时平偶语畏诗书。”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当国家太平的时候,人们说话都会变得谨慎起来,生怕触犯法律和礼义。这里的“事往”指的是过去的事件和经历;“交游”指的是人际关系的变化;“工变态”则是形容这些变化非常复杂和难以琢磨;“时平偶语畏诗书”则是说在太平时代里,人们说话都会变得很谨慎,甚至有些害怕触犯法律和礼义。这一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感受,又反映了自己对于政治斗争的忧虑和恐惧。
尾联:“亦知身世俱萍梗,泛泛江湖恣所如。”最后一句诗的意思是说,我也知道我的一生就像浮萍一样漂泊不定,只能在江湖上随意游荡。这里的“泛泛”形容人生短暂而无常;“江湖”则是代指社会环境;“恣所如”则是说自己可以随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一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的认识,又体现了自己对于未来充满希望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