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中原太华阴,客携秋色独登临。
俄添岳掌莲峰峻,忽入关头紫气深。
六箸仙人邀对博,三浆玉女醉还斟。
谁怜此地馀秦观,西望双悬万古心。

【注释】

于鳞:指苏轼。登华诸篇:即《登岳阳楼记》的后半部分。

俄添岳掌莲峰峻:忽然在山顶上看到像莲台一般的山峰高耸、峻峭。俄,突然。

忽入关头紫气深:忽然进入山门,看到深藏的紫气。

六箸仙人:传说中六只筷子形状像仙人的腿的仙人,也称为“六足仙人”。

三浆玉女:相传中饮玉浆的仙女,也称为“三清”。

西望双悬万古心:向西望去,看到两座巍峨壮观的山峰,它们像是悬挂在那里,让人感到它们的永恒和不朽。

【译文】
落日余晖映照中原太华阴,我独自登上高山欣赏秋色之美。
忽然发现山上的莲花峰又高又峻,忽然又看到关口处的紫色气息弥漫。
六箸仙人邀请对弈博戏,三浆玉女醉后斟酒相待。
谁还能同情我这种孤独之情,只有西边的山峰让人心怀万古之愁。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鳞写给好友苏轼的一首答诗。诗人在诗中描绘了自己在山巅上看到的美景,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于友情的珍视。
首句“落日中原太华阴”,描写了作者在夕阳下看到中原的景色,显得十分美丽。第二句“客携秋色独登临”,则描述了自己在秋天里独自一人来到这座山峰上的情景。这两句话共同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让人感到仿佛身临其境。
“俄添岳掌莲峰峻,忽入关头紫气深”,则更加深入地描绘了山峰的壮丽。其中,“俄添”与“忽入”都是动词,分别表示突然之间的意思;“岳掌莲峰峻”、“紫气深”则是对具体景象的描述。
“六箸仙人邀对博,三浆玉女醉还斟”,则是以仙人和仙女的形象来比喻自己的朋友,表达了对于友情的珍视。这里的“六箸仙人”和“三浆玉女”,都是传说中的神仙形象,而“邀对博”,“醉还斟”则描绘了他们在饮酒谈笑中的欢乐场景。
最后一句“谁怜此地馀秦观,西望双悬万古心”,则是表达对于这个地方的留恋之情。这里的“西望双悬万古心”则是用来形容山势险峻的,同时也寓意着作者对于友情的长久和不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