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仄祠荒客倦看,乡人伏腊自衣冠。
疏篁秃柏晚何意,伏雪淹霜春未寒。
尚有生刍堪荐玉,岂因黄绢却回鞍。
男儿七尺应无限,矫首风尘万事难。

诗句原文

径仄祠荒客倦看,乡人伏腊自衣冠。

译文

在过访王烈妇祠时见到的丘给事,他穿着朴素,显得有些疲倦。周围的乡村人在这一天都会穿上礼服,头戴冠帽,以示尊敬。

注释

  • 径仄:形容路狭窄曲折,也比喻事物曲折复杂。
  • 祠荒:祠堂已经荒凉,无人打理。
  • 伏腊:指农历的腊月和初春的祭拜,表示敬老尊贤。
  • 生刍:新鲜的草料,用来祭祀用的。
  • 黄绢:指古代黄色丝织品,通常用来象征尊贵的物品。
    赏析
    《过王烈妇祠祠有丘给事记》是一首表达敬意与感慨的古诗。首句“径仄祠荒客倦看”描绘了诗人访问王烈妇祠时的所见所感,祠堂荒芜,无人打理,反映出一种荒凉之感。次句“乡人伏腊自衣冠”则表现了当地人对传统礼节的尊重,即便在节日期间也会穿戴整齐。后两句“尚有生刍堪荐玉,岂因黄绢却回鞍”展现了诗人对于丘给事简朴生活态度的赞赏,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即一个人的价值不应该被物质所束缚,而应该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