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立芙蓉万古看,削成松桧隐高盘。
中峰翠压徂徕色,绝顶青收碣石寒。
梁甫吟成还自和,茂陵书就欲谁干。
依微白马吴阊在,欲向秋风问羽翰。

【注释】

壁立芙蓉:山峰高峻,如芙蓉出水。

万古看:形容时间长久。

削成:像刀削一般。

徂徕色:指徂徕山的山容颜色。徂徕山在山东泰安市东南,为泰山支脉之一。

绝顶青:指泰山最高峰玉皇顶。

梁甫吟:指《梁甫吟》乐府歌辞,相传为汉末曹操所作。

茂陵书:指《茂陵赋》。《文选》卷五十五收《茂陵书》,题曹不兴作,今存佚文二首。《茂陵书》是一篇骈文,内容涉及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生疾苦等许多问题,是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资料。

依微:隐约,隐约可见。吴阊:即吴县,今江苏苏州市。这里泛指南方一带。

欲向秋风问羽翰:秋风中想借风传讯给南方的人(即友人)。羽翰,书信。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登泰山时的作品,共六首。此诗写于天宝十五年(756)秋,时年杜甫在长安应进士科落第,心情郁闷。此诗写泰山的雄伟壮丽,并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之情。全诗意境阔远,气势磅礴,笔势豪迈,一扫往昔“细丽”之风;同时,又不失其沉郁顿挫之致。

开头两句,诗人用拟人的手法把泰山写得有情有意:它巍峨挺拔地矗立在那里,就像一位美丽的女子,千百年来一直在人们眼前展现着她那秀丽的姿态,永远令人赞叹不已。“万古”句是说,这美丽的姿态从古到今一直被人们传颂着。这四字不仅使泰山的形象跃然纸上,而且表现出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下面两句,诗人进一步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描写了泰山的高峻、险要。诗人说:“像一把利剑似的削去千山万岭,才显露出它的峰巅。”多么形象生动!“削成松桧”句则写出了峰巅的险峻:松柏苍翠欲滴,云雾缭绕其间,给人一种幽深莫测的感觉,仿佛置身仙境一般。“中峰”句以山色比人的颜色,“绝顶”句以山色比人的容颜,既表现了泰山的雄浑壮美,又表现出诗人的豪迈气概。“梁甫吟”、“茂陵书”两句,诗人自谦地说:我虽也有过像《梁甫吟》、《茂陵书》这样的作品,但比起那些杰出的文学家来说,我的这些作品实在不算什么。这两句既表达了自己的谦虚,也表明自己对文学事业的热情和执着的追求。

诗人想象着自己正在向南方的朋友寄去一封书信,信中充满了他对友人的关切与思念之情。“依微”二字将这种关切与思念表现得十分含蓄而委婉。“吴阊”二字则点出了他寄信的对象——南方的朋友。全诗到此戛然而止,却余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