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酒寒灯黯自亲,十年天地各风尘。
羞将白雪供归计,忍向青山问逐臣。
半刺不妨衔里旧,二毛俱讶梦中新。
柴门茧犊堪驱使,莫为明时叹隐沦。
【译文】
袁州履善来访,寒夜酒香,灯光昏暗,我自斟自饮。十年来,天地间风尘滚滚,人事沧桑。我不愿以白雪为归途,不忍在青山间寻访故旧。我的半生经历,就像那衔泥筑巢的燕子,虽已两鬓白发,却依旧惊奇地发现梦中又添了新意。我家柴门简陋,只有一只茧犊,足以让我驱使。不要因为现在明时,感叹我隐退山林。
【注释】
①袁履善:袁甫字履善,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元丰二年(1079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承旨,因力主王安石变法而被罢职。此诗作于元祐元年(1086年)。
②社酒:指祭祀土地神的酒。寒灯:形容清冷的灯火。黯自亲:自己孤独冷落,黯然神伤。
③天地:泛指国家。风尘:指战乱、动荡。
④羞将白雪供归计:雪白如玉,比喻归途。白雪,指白雪公主与王子的故事,此处代指南归之路。
⑤青山问逐臣:青山本是故乡,但如今却要问青山中的故旧是否还认得我这个被贬逐的人。
⑥半刺:即半世,指一生之中的岁月。衔里:燕子嘴里衔泥筑巢,比喻辛勤劳作。旧:指旧日的朋友。
⑦二毛俱讶梦中新:头发已白,而心中仍充满青春梦想。
⑧柴门茧犊:柴门,指简陋的住所;茧,蚕丝;犊,小牛。
⑨莫为明时叹隐沦:不要感叹自己隐退山林。
赏析:
《和履善过访》是诗人袁燮写给友人履善的一首酬唱之作。全诗抒发了诗人对履善的思念之情。首联开门见山,点出“寒夜”二字,渲染出一种孤寂的氛围;颔联通过“归计”与“逐臣”,表达了诗人对仕途坎坷、功业难成的感慨;颈联借物抒情,用燕子、茧犊等意象表达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与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尾联则直接回应了履善的来访,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珍视与对现实的不满。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展示了诗人的个性与才情,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状与文人的思想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