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门生事渐萧骚,望里惊鸿首重劳。
乡地岂应无缟带,故人殊自有绨袍。
青阳忽冒寒云转,白雪遥令瘴海高。
却笑古来中散癖,可能容易绝山涛。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谢汪伯玉中丞惠衣》的原文。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注释:
- 诗句解释:
- 蓬门生事渐萧骚,望里惊鸿首重劳 - 描述一个简陋的门扉开始出现了生活琐事,远处飞过一只大雁,它的头很重,好像在为这些琐事感到劳累。
- 乡地岂应无缟带,故人殊自有绨袍 - 家乡的土地难道不应该有白色的丝绸带吗?但是老朋友却有黑色的丝绸制成的袍子。这里可能是指旧时文人雅士之间的赠答,用“缟带”象征高尚的品格,而“绨袍”则代表深厚的友情。
- 青阳忽冒寒云转,白雪遥令瘴海高 - 青色的天空突然被乌云笼罩,寒冷的天气使天空显得更加阴郁,但远方的白雪却在高耸的山岭之上闪耀,与瘴气形成鲜明对比。
- 却笑古来中散癖,可能容易绝山涛 - 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的一种幽默讽刺,嘲笑他们常常沉溺于山水之间(如晋代的陶渊明),以至于轻易放弃世俗的名利诱惑。这里的“中散”可能指的是东汉末年的隐士张仲景,他因拒绝朝廷征召而在山林隐居多年,而“山涛”则是另一位著名隐士。
- 译文补充:
李嘉祐在诗中写道:“蓬门生事渐萧骚,望里惊鸿首重劳。乡地岂应无缟带,故人殊自有绨袍。青阳忽冒寒云转,白雪遥令瘴海高。却笑古来中散癖,可能容易绝山涛。”
译文:
简陋的茅草屋开始了日常琐事的烦恼,远处的飞翔的大雁仿佛在为这烦扰感到疲惫。家乡土地岂能缺少白色丝巾的高贵气质?然而老友的黑色丝质外衣自有其独特之处。天空突然间被乌云覆盖,寒冷的气息弥漫四周。遥远的白雪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使得瘴气浓厚的山区都显得格外明亮。最后一句是对那些沉迷于山水之间、轻易放弃世俗名利的古人的讥讽。
-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对朋友深情厚意和对简朴生活方式向往之情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和对友情的赞美,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纷扰的生活态度。同时,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方式,也反映了作者对名利看淡的人生观念和对传统文人生活方式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