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𨛦诸侯走传车,吴门春色动衡庐。
俱言水土司空略,第少河渠太史书。
锡后玄圭谁更许,沈来白璧未全虚。
征途好寄宣房颂,知是文高览胜馀。
【注释】东𨛦诸侯走传车:东𨛦,地名,在今河南淮阳。诸侯走传车,是说诸侯们争先恐后,争相前往应和。吴门春色动衡庐:衡山、庐山在今江苏南界。春天的景色,使这两座名山也为之动情。俱言水土司空略:司空,官名,掌管土木工程。水土司空略,意思是说司空掌管的工程,都是些粗浅的水土工程。第少河渠太史书:河渠太史,指太史令。意思是说他主持的水利工程,都是些粗浅的水利工程。锡后玄圭谁更许:赐后,指天子封赏。玄圭,古代帝王所执的玉器,这里泛指王权。锡后玄圭谁更许,意思是说王权赐下玄圭,谁能胜任呢?沉来白璧未全虚:沉来,地名,在今安徽寿县东南。白璧,美玉。未全虚,意思是说这块美玉还不完全空虚。征途好寄宣房颂:宣房,地名,在今湖北安陆北。征途,指从京师出发去外地的旅途。好寄宣房颂,意思是说在这条旅途上,能将我的作品寄往宣房(今湖北省安陆市)去赞美它。知是文高览胜馀:文高,对人的敬称。览胜馀,意思是说只有你才能理解我的高明之处,并把我的作品拿去观赏欣赏。
【赏析】此诗是赠给修治黄河的官吏周公瑕的。首联写周公瑕奉天子之命到各地视察水利情况,沿途所见的景色。颔联写他对水利工程的看法。颈联写他自认为不如别人。最后两句写这首诗的主旨。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借赞颂修治黄河有功之臣,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同时,通过赞扬周朝的开国功臣姬旦(周公)、召公(召伯),歌颂他们的丰功伟绩,表现了作者对周朝的景仰之情和对周朝文化的尊崇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