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輀旌返故乡,南州絮酒自殊方。
龙泉且挂曾弹剑,鸡舌还焚旧瓣香。
辞赵连城空自许,到吴流水为谁长。
他年更有羊昙恸,玉树谁家觅谢郎。
【注释】
輀(qián)旌:古代丧葬用的灵车。
南州:指南方地区。
龙泉:宝剑名,这里指宝剑。
鸡舌香:一种名贵的香料。
赵连城:战国时赵国的贵族赵胜,封侯,后为秦所虏,被烹杀,其妻与子俱死。“连城”是说赵胜家有“金玉之宝”。《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赵胜临死前对公子友说:“愿以死者从龙”,即愿意和儿子一起殉葬。“赵连城”就是这个意思。
吴水:指长江水,因吴国在江南故称。
羊昙:晋人,字泰冲。他的母亲死后,守丧期间,曾梦见母亲对他说:“你应当到会稽去。”后来他果然到了会稽,并在那里病逝。后因用“羊昙恸”指哀悼亡母。
玉树:指美男子,这里借指谢安,因为谢安年轻时容貌秀丽,所以后人常称他的门庭为“玉树堂”。
【赏析】
此诗是送别友人王百谷奔袁相公(按:即袁宏道)赴京任礼部尚书途中所作。诗人以送别的题材,写送别之情,但并不直接抒情,而是巧妙地选取了三个典型意象来表现。
第一句“丞相輀旌返故乡,南州絮酒自殊方”,写友人将乘着皇帝赐下的灵车回故乡,诗人则要远走他乡。诗人不说“我”将回故乡,而说是“丞相輀旌返故乡”,既写出了自己远行,又暗示了自己不能同去,突出了送别之意。同时,还写出了友人即将踏上宦途,自己将要离开仕途的情境。“南州絮酒自殊方”,点明友人去的方向是远方,而自己的去处则是家乡。“南”字和“殊”字互文见义,使全句显得更为浑成有力。
第二句“龙泉且挂曾弹剑,鸡舌还焚旧瓣香”,写友人此行将佩带宝剑,烧香祈祷。龙泉、鸡舌都是宝剑名,这里借代友人佩剑,表示对他的祝福,希望他一路平安顺利。“焚”字在这里的意思是祝愿,而不是焚烧物品,这是古汉语中的一种修辞手法,叫做双关,既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又避免了直说不礼貌。
第三句“辞赵连城空自许,到吴流水为谁长”,写友人离去,自己思念之情更加强烈。“辞赵连城空自许”,赵连城是赵国的一位贵族,被秦虏获后烹杀;“辞赵”是说他被掳走,“连城”是说赵胜家有“金玉之宝”。这两句的意思是:友人离去后,自己思念之情更加强烈。“到吴流水为谁长”,吴地的水流不息,不知流向何方。这句诗中的“吴水”指的是吴国的江水,也可以说是泛指长江水流。诗人在这里借喻友人远行后的归宿。
第四句“他年更有羊昙恸,玉树谁家觅谢郎”,写自己对友人的思念和担忧。羊昙是西晋时期有名的才情出众的少年,他的母亲去世后,他悲痛得死去活来,人们因此称他为“羊昙恸”。玉树是指南朝宋武帝刘裕的侄子、著名书法家谢灵运,谢灵运从小就长得十分俊美,人们都说“面如玉树”。谢灵运为人清雅高洁,喜欢山水,他写的《山居赋》等作品很有名,后人把他比作玉树临风的美男子。这两句的意思是:将来一定还有人像羊昙那样痛哭哀悼,玉树般的人到哪里去寻找呢?
这首诗以送别友人为主题,通过友人即将奔赴京城这一事件展开叙事,以送别之情贯穿全诗。诗中运用典故,化用李白诗句,含蓄典雅,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