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生昔登西岳峰,泚笔题我金芙蓉。
岂谓姓名荣二华,只怜风雨失双龙。
燕中旧社人人筑,吴下诸山处处筇。
石髓总应今日有,可堪中散不相从。
注释:
张公洞怀李于鳞:在张公洞怀念李于鳞。李于鳞是诗人的好友,他曾经登上西岳峰,写下了一首题为《金芙蓉》的诗,赞扬了诗人的才华。
岂谓姓名荣二华:难道只因为名字和姓氏都被称为华美吗?这里的“二华”指的是两位文人,即诗人和李于鳞。
只怜风雨失双龙:只可怜惜的是,他们就像风雨中的两条龙一样,失去了彼此的陪伴。这里的“双龙”比喻他们共同的理想和追求。
燕中旧社人人筑:在燕地(今河北一带)的旧友纷纷建起了新的社社,希望有志同道合的人加入。
吴下诸山处处筇:在吴地(今江苏一带)的群山中,到处可以看到使用竹竿做的手杖。这里的“筇”是一种手杖。
石髓总应今日有:相信现在一定有人能够理解他们的志向和抱负。
可堪中散不相从:令人遗憾的是,像张中散(指张衡,东汉科学家、政治家、文学家,以发明地动仪著称)这样的贤人,都不能和他们相依相随。这里的“中散”指的是张衡,因为他曾担任过司徒,所以被后人称为“中散”。
赏析:
这首诗是在回忆与李于鳞的友谊,表达对他的怀念之情。诗人通过描写张公洞的风景、燕中和朋友的交往以及吴下群山的景象,表达了他们对理想和抱负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憧憬。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友情和理想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