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识量移帝宠新,莫因才大叹沈沦。
家邻湘水元通楚,官是桃源不避秦。
花里鸣弦千嶂色,月明飞舄万家春。
兰台倘语登高事,唐勒应夸赋有神。

【注释】

唐:指唐寅,字伯虎。桃源令:官名。

识量移帝宠新:指唐寅的才华被皇帝赏识。识量,指才能、气量。

莫因才大叹沈沦:不要因为才能高而感到沮丧。沈沦,沉沦,失意。

家邻湘水元通楚,官是桃源不避秦:家靠近湘水(即潇水),原本就是楚国的地方;担任桃源令(即今湖南省桃源县),也不怕秦国侵犯。

花里鸣弦千嶂色,月明飞舄万家春:在花丛中奏乐,发出的声音穿越千山万壑,月光如鞋飞入万户,带来满园春色。

兰台:汉代宫殿名。《汉书·张良传》载,刘邦问张良:“谁可以为我画计?”张良说,“臣请画一图,陛下看。”刘邦看后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有天下也。今吾以王业而王天下,而反成亡者,其不足味乎!”张良乃取《太公兵法》素所读简十九篇以进。刘邦曰:“善”。于是乃建汉社稷。张良遂为高祖谋臣。又据《史记·留侯世家》:张良尝与老者相谓曰:“夫猎,追杀狡兔,获之则释氏(放生),何如?”老者曰:“子欲学为政乎?夫猎,追杀狡兔者获之也;若投(释放)诸野,是得小兔自活也。夫唯无私,故能成其大。”张良曰:“敬诺。”故后人以“放兔”为典故,称人无私可为之事。此处以“放兔”为典,喻指唐寅任桃源令时不受秦地侵扰,不为权贵所屈。飞舄:传说汉武帝曾乘黄鹄之飞升九天,他乘黄鹤之去。后比喻帝王或神仙的降临和驾临。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寅赴任桃源令之时,表现了诗人对仕途的自信以及对自己才能的肯定。全诗意境开阔,语言流畅,富有音乐感,充分体现了诗人豪迈的性格。

首联“自识量移帝宠新,莫因才大叹沈沦”,点出自己因才华出众受到皇帝的赏识,不要因为自己的才高而自感失意。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能力的信心,也暗示了他对政治前途的乐观态度。

颔联“家邻湘水元通楚,官是桃源不避秦”进一步描绘了自己与湖南的关系。诗人认为自己与湖南的地理关系紧密,因此可以在这里施展自己的才能,不必担忧来自其他地方的威胁。同时,他也表示自己将不受任何外来势力的影响。

颈联“花里鸣弦千嶂色,月明飞舄万家春”,通过自然景色来展现自己的政绩。诗人在花丛中弹奏乐器,发出悦耳的声音,穿透千山万壑传来;月光如鞋飞入万户,带来了满园春色。这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景,也展示了自己治理地方的成果。

尾联“兰台倘语登高事,唐勒应夸赋有神”,则是诗人自我勉励的话。他希望自己能像古代的贤人一样,为国家做出贡献。同时,他也期待能够得到别人的赞誉和认可。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个人才能的自信表达,展示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