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门草色远相寻,握手登堂意气深。
天地尔曹仍缓带,风尘吾党合抽簪。
犹馀广柳车中泪,谁问陵阳石里心。
但使臭兰长不负,莫从鸿鲤论浮沉。

这首诗的标题是《戴锦衣伯常过访》,作者是明代著名的诗人王世贞。下面将详细解析每一句诗句,并给出相应的译文,最后进行赏析。

  1. 诗句原文
    衡门草色远相寻,握手登堂意气深。
    天地尔曹仍缓带,风尘吾党合抽簪。
    犹馀广柳车中泪,谁问陵阳石里心。
    但使臭兰长不负,莫从鸿鲤论浮沉。

  2. 诗句翻译

  • 衡门草色远相寻,握手登堂意气深。
  • 描述的是诗人在看到远方的草色时,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友情的加深,因此他决定与朋友握手言欢,一同登上高堂,享受那份深厚的情谊。
  • 天地尔曹仍缓带,风尘吾党合抽簪。
  •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的思念之情,希望他们能够继续保持从容不迫的态度,不被世俗所累。
  • 犹馀广柳车中泪,谁问陵阳石里心。
  • 描述了诗人在车上的伤感情绪,以及对于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 但使臭兰长不负,莫从鸿鲤论浮沉。
  • 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像臭兰一样保持自己的品质和价值,不被外界的浮沉所影响。
  1. 诗句赏析
  • 诗的主题: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友谊的深厚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情感变化,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 艺术手法: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草色远相寻”暗示着时间的流转和距离的遥远,而“握手登堂意气深”则展示了双方关系的密切和深厚。
  • 语言风格:整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哲理。

《戴锦衣伯常过访》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歌,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悟,也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观念。这首诗不仅是对友情的赞美,也是对人性、社会和自然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