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飞刹逼星辰,曾睹莲花法像真。
千劫不贪调御位,十年仍现宰官身。
恒河暝借金篦指,大卤云争宝髻新。
彼岸只应容尔度,可能无意问津人。

【注释】

谒:拜见,指参观。薄暮:傍晚。留题:在墙上留下题词。中天:佛寺的正厅。

飞刹(shà):高耸入云的佛塔。逼:靠近,接近。曾睹:曾经看到。莲花:佛教语,比喻佛法、菩萨等。调御位:指佛菩萨的座位。

恒河:印度北部大河。暝借金篦指:晚上借用金篦来剔齿。金篦是古时用来剔齿的工具,这里代指佛教经典。大卤:大海。云争宝髻新:云间争夺新的宝髻。大卤指天空,“宝髻”为佛发,指佛教。彼岸:佛教用语,指西方极乐世界。只应:应当。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咏真定开元寺大士像的诗,作者通过题诗来表达对真定开元寺大士像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佛学的理解和体悟。

首句“中天飞刹逼星辰”,描绘了真定开元寺的宏伟壮丽,如同天上的飞檐直插星辰之间;二句“曾睹莲花法像真”,则是诗人曾经在寺庙内看到过佛像,并对其赞叹不已;三句“千劫不贪调御位,十年仍现宰官身”,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佛陀的崇敬之情,认为佛陀能够经历千劫万载而不生贪欲,依然保持其清净无瑕的本性;四句“恒河暝汲金篦指,大卤云争宝髻新”,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仿佛看到了佛陀用金篦剔着牙齿,而天空中的云朵也争相争夺新的宝髻,展现了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五句“彼岸只应容尔度”,则是说佛陀的彼岸世界应该容纳你这样的修行者;六句“可能无意问津人”,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佛陀的深深敬意,认为自己可能只是偶然来到这里的游客,但却已经深深地被佛陀的智慧和慈悲所感动。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佛陀的赞美,也有对佛法的领悟,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