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府寒开济上春,百城公吏望清尘。
櫜鞬不动趋庭色,杯酒还叨入幕宾。
末路雕虫惊眄睐,当年塞马出酸辛。
投君明月寻堪掩,何处能无按剑人。

谢中丞翁公孺参

宪府寒开济上春,百城公吏望清尘。櫜鞬不动趋庭色,杯酒还叨入幕宾。末路雕虫惊眄睐,当年塞马出酸辛。投君明月寻堪掩,何处能无按剑人。

注释:

  • 宪府:指御史台,古代中央监察部门。
  • 寒开:形容春天的寒冷。
  • 清尘:指官员们在路上扬起的尘土。
  • 櫜鞬(gāo jiān):古代装箭的袋子和刀鞘,这里指武士或武官。
  • 趋庭:向父亲请教。
  • 雕虫:指文学修养。
  • 当年:指过去的岁月。
  • 按剑人:指有勇有谋、敢于决断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著名诗人王世贞所作,以简洁有力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中通过描述春季的景色以及人们的行为,展现了一幅热闹非凡的场景,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活跃。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首句“宪府寒开济上春”,用“宪府”一词,即御史台,暗示了春天的到来和朝廷政治的开始。这里的“寒开”不仅描述了季节的变化,也隐含了政治氛围的转变。接着,“百城公吏望清尘”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官员们为了迎接皇帝而忙碌的情形,同时也表现了他们对朝廷的忠诚和敬仰。

接下来的诗句“櫜鞬不动趋庭色,杯酒还叨入幕宾”,则转向了诗人自己,通过对比自己的行为和心境,反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诗人在描写自己的行为时,既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抱负,也没有流露出任何消极的情绪,而是选择了一种更为隐晦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诗人的艺术技巧,也显示了他对于政治和社会问题的独到见解。

最后两句“末路雕虫惊眄睐,当年塞马出酸辛”,则是对诗人自身经历的一种反思和总结。这里的“雕虫”比喻学问或技艺,而“末路”则表示晚年或事业的低谷。诗人通过对这两种情况的描述,表达了对人生不同阶段的不同体验和感慨。他并没有简单地将这两种经历进行对比,而是通过对比来突出人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敏锐的观察力,使其成为一首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