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丞自握如椽笔,绝胜班生在石渠。
片语褒能光日月,千秋事敢借吹嘘。
从看京兆阡头草,长护延陵墓里书。
纵有鲛人一掬泪,不堪持报愧恩虚。
诗句解析
- 御史大夫南充王公俯为先君子作传悲感之极情见乎辞: 这句描述了一位名叫南充的王公,他为他的祖父撰写了传记。由于对祖父的悲痛和感慨,情感溢于言表,这体现在他的文字中。
- 中丞自握如椽笔,绝胜班生在石渠: 这里的“中丞”指的是负责监察的官员,而“如椽笔”则形容其文笔如同椽木那样粗壮。与汉代著名的文学家班固相比,南充王公的书写能力毫不逊色,甚至更加出色。
- 片语褒能光日月,千秋事敢借吹嘘: 这里提到即使是简短的话语也能彰显才华,使得日月也为之增辉。同时,对于历史长久的事情,人们敢于借助赞誉来传播。
- 从看京兆阡头草,长护延陵墓里书: 描述了从京兆郡的田间小路上生长的草,这些草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同时,那些埋藏在延陵(即孔子墓地)里的书,被世代保护,成为后人学习的宝贵资料。
- 纵有鲛人一掬泪,不堪持报愧恩虚: 即使有像鲛人的鱼一样能流泪的本领,也无法表达他们对恩师的感激之情。因为这种感情是虚无的,无法用言语来回报。
译文
御史大夫南充王公为您的祖父写传记感到无比悲伤,这种情感通过文字传达了出来。南充王公自认为手中握着的笔,就像一根粗大的椽子,其写作能力胜过汉代的班固。即使是简单的几句话,也能够使日月都为之增光。对于流传千古的事情,人们都敢于借助赞誉来传播。
从京兆郡阡陌上的草开始,就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那些埋藏在延陵里的书,被世代保护,成为后人学习的重要资料。即使有人有能哭出眼泪的本领,也无法表达他们对恩师无尽的感激之情。因为这种感情是虚无的,无法用言语来回报。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御史大夫南充王公为他的祖父撰写传记的情景,展现了其深沉的感情和卓越的文才。诗中通过对南充王公的描写,表达了对先辈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