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已见乡心发,及渡淮河重惘然。
回首风云恒自变,出门天地总堪怜。
疲驹顾影时时立,畏日骄人故故悬。
欲觅旧欢那可得,北窗还许对床眠。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作者在淮上,触目伤怀,想到自己远游他乡,而家中亲人又不知自己在外的苦况,于是有感而发,写下此诗。首联写诗人在江南已久,渡江之后,乡心萌动,及至渡过淮河时,又感到惘然不安;颔联写诗人回首望去,只见风云变幻,出门四望,天地间总是那么凄凉;颈联写诗人顾影自怜,畏日骄阳,故时时挂念故乡亲人;尾联说欲觅旧欢,那是不可能的,只有北窗和床榻相依为伴才是可取的。“倦客”与“故园”构成一种对比。全诗情感真切,意境深远。
【答案】
(1)触景生情,思乡之切。
译文:
渡江南下,看到故乡的景象便勾起了乡愁;渡过淮河后更加茫然不知所措。
我回头望去,看到的只是风云变幻,出门四望,天地之间总是那么凄凉。
疲惫的车马不时停下来顾影自怜,畏惧骄阳的炙烤。
想寻回往日的快乐那是不能的,只能和床榻相伴才是值得珍惜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淮上触景生情,想到自己远游他乡,而家中亲人又不知自己在外的苦况,于是有感而发写下的。
首联“渡江已见乡心发,及渡淮河重惘然。”写诗人在江南已久,渡江之后,乡心萌动,及至渡过淮河时,又感到惘然不安。“渡江”与“及渡淮河”,“见”与“重”,两两对照,既写出了时间之久长、路程之遥远,也写出了心境之变化。诗人由渡江到渡淮河,其心情自然是由兴奋转为沉重。从字面上看,似乎是说“见到家乡的人和物才引起思念,等到了淮南就惘然若失了”,其实不然。诗人是在感慨时光的流逝、岁月的变迁,慨叹人生易逝、年华难留。
颔联“回首风云恒自变,出门天地总堪怜。”写诗人回首望去,看到的只是风云变幻,出门四望,天地之间总是那么凄凉。这两句看似描写客观景物,实则蕴含着诗人对人世沧桑、世事无常的感叹。
颈联“疲驹顾影时时立,畏日骄人故故悬。”写诗人顾影自怜,畏惧骄阳。诗人以骏马比自己的青春,以顾影自怜表达自己内心的苦闷和无奈。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感受和思想活动,富有感染力。
尾联“欲觅旧欢那可得,北窗还许对床眠。”写想要找回过去的快乐是不可能了,只有和床榻相伴才是值得珍惜的。诗人用“北窗”与“对床眠”两个细节来渲染气氛,烘托情绪.表达了对过去欢乐时光的怀念之情。
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