戟门秋敞集名流,决策争先第一筹。
地有飞黄空冀北,天将东壁应并州。
千门绮月机初就,百篚丸霜茧暗抽。
十五乡书俱造士,可无车马锡诸侯。
晋阳贡院试士作呈侍御饶公三首
戟门秋敞集名流,决策争先第一筹。
地有飞黄空冀北,天将东壁应并州。
千门绮月机初就,百篚丸霜茧暗抽。
十五乡书俱造士,可无车马锡诸侯。
注释:
戟门:指科举考试的考场。
秋敞:秋天的景色开阔。名流:指的是有声望和才德的人。决策:决定、选择。争先:争着向前,争取优先权。第一筹:第一名。
地有飞黄:地上有飞奔的黄马。空冀北:指在冀北地区有飞奔的马。应并州:应该去并州。
千门:指许多门。绮:彩色织成的丝织物。月机:指月亮下纺织机的梭子。初就:刚刚开始形成。百篚:一百个竹筐。丸:指蚕丝。霜茧:指蚕茧。
十五乡书:指来自十五个地方的书信。造士:指考中进士,成为学者。可无:可以没有。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诗中描述了作者参加晋阳贡院考试的情景,以及他对科举制度的看法。
第一句“戟门秋敞集名流,决策争先第一筹”,描绘了考试的场景,人们聚集在戟门前,准备参加考试。作者通过这个场景,表达了对科举制度的不满。他认为,考试应该是公平公正的,而不是为了争夺第一名而互相竞争。
第二句“地有飞黄空冀北,天将东壁应并州”,是对前一句的解释和延伸。这里的“飞黄”和“东壁”都是比喻,表示科举制度下的名利和地位。作者用这两个词来形容自己的观点,认为科举制度下的名利和地位是虚幻的,不值得追求。
第三句“千门绮月机初就,百篚丸霜茧暗抽”,描绘了考试过程中的细节。千门指的是众多考生,绮月则是指月亮下的纺织机梭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考试开始后,千门的考生都在努力答题,而百筐的蚕丝也在暗中被抽取出来。这反映了作者对考试压力的感受。
最后一句“十五乡书俱造士,可无车马锡诸侯”,表达了作者对乡试的看法。他认为,通过乡试考中的学子都应该成为有学问的人,而不是追求名利和地位的人。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即不要因为追求名利和地位而失去自己的本性。
这首诗通过对科举制度的描述和批判,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看法。他主张要追求真正的学问和知识,而不是追求名利和地位。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非常难得的。